即将为人母的王珺,正为自己父母的一番举动而闹心。
“他们说宝宝出生后,让我们先别给宝宝上户口,等生第二胎的时候再上。”王珺一边摇头一边说,“我当即反驳了他们,没想到他们又‘苦口婆心’地做我老公的思想工作。”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王珺,在与丈夫结婚两年后,终于如愿以偿地怀上了宝宝。当两人约定“一心一意”地养育一个宝宝时,却遭到王珺父母的激烈反对。更加出人意料的是,老人们并非简单地用言语反对,而是用实际行动为王珺夫妇生育二胎做了准备。
实际上,近些年,在二胎政策迟迟未落的情况下,如王珺父母一般,通过种种手段,让严格的计生政策落为一纸空文的大有人在。
“超生”之“假”
两个月前,王瑶得知自己怀孕。“我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丈夫和我父母。”王珺说。
让王珺始料不及的是,父母得到这个消息,便开始“活动”,而且很快,“活动”成果也出来了。
一个月前,母亲来电话了。“她说在医院找了人,能帮我开个需要休假一年的病假证明,让我再过两个月就向单位请假。”王珺说道。
请病假只是作为“铺垫”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孩子出世后别上自己家的户口。
据其母亲所述,她已经在老家找到了人,“孩子出世后假装是那家人的孩子,让孩子把户口挂靠在那家。”
“这样一来,我没上班就避免了让单位的人知道我生育的事情,而她找的那家人并非在国家单位工作,即使被抓到‘超生’,也就是交点罚款的事情。同样是罚款,老家的价格低不少。”王瑶说。
父母这般深思熟虑,不过,另一位有经验的人士吴敏透露,采用假离婚、假结婚的方式“更为靠谱”。
吴敏介绍道,“女方怀孕后和老公离婚,又和别人‘假结婚’。这个‘别人’必须是没有生过孩子的,或者虽然生过,但是之前离过婚,而孩子在离婚时判给了对方。”
“即使再婚双方都曾有过孩子,但只要双方的孩子在离婚时都没判留在其身边,这就属于‘身边无子女’的情形,政策允许他再生一个。”吴敏说,“这是一项特批的政策,不大对外宣传,有的地区可能没有这项政策,但不少地方都有。”
在吴敏看来,违规超生二胎“无非就是造假:假结婚、假离婚或者提供假证明”,其中“假证明”显然风险较大。
“超生”之罚
毋庸置疑,“假户口”“假结婚”“假离婚”只是众多“超生”手段中比较惯见的方式。此外,“假一胎残疾”“假少数民族”等方式,均在坊间颇为流传。
据在北京某区计生部门工作的李慧介绍,有多少种允许二胎的例外情形,就有多少种“超生”二胎(即计划外二胎)造假方式。“各地关于生二胎需要的条件,在网上都能搜出来,真想计划外生二胎的人,一般会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思考,不符合哪些条件,就人为创造哪些条件出来。”
“全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京,在超生问题上已经不再采取如堕胎、引产等过于强制的手段。”李慧说,“更多的是采取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方式。”对于超生二胎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是以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基数,同时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确定金额,且夫妻双方都要缴纳。收入越高,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数额就越高。
综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武汉、南昌、大同等二线城市的超生二胎罚款金额,从8万到几十万元不等。每年“社会抚养费”给政府带来的巨额收益,成为二胎政策放开的最大阻力。
“超生”之“外”
事实上,在坊间“交罚款就能超生二胎”,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对于许多富人来说,通过出境、换国籍等方式,来绕道超生罚款,也不是难事。2007年中国内地赴美生子人数约600人;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5000人;2012年,超过了1万。国人出境超生的人数正逐年递增,已然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还有,近年来,在形形色色的二胎松绑呼吁中,有一个声音很特别——“应该对高知、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区别对待,而不应让没能力给予孩子良好培养的父母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民主与法制时报》8.26 胡璐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