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8月27日 星期二

    去产能需倚重改革和市场力量

    《 文摘报 》( 2013年08月27日   06 版)

        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虽然当前产能过剩的背景、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但本轮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上游行业,与国内外的需求增长或出现长期错配,这意味着过剩产能的消化难度加大,从而可能对工业投资增速形成较长时间约束。

        在漫长的去产能和去库存过程中,上世纪90年代末期生产端的通缩将会局部重演,这会造成企业真实债务和财务费用负担的被动加重,从而进一步抑制企业资本开支。同时,与上世纪90年代末纺织、家电等轻工行业的过剩相比,中上游行业的重资本特质意味着通过行政手段压产、淘汰的难度较大,过剩产能的清理会十分困难,资本损失也将更为严重。工业企业投资低迷态势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乐观的迹象是,中国当前经济基本面更为健康。居民财富基础较好,社会安全网体系相对而言要完善许多,未出现大面积下岗失业对消费的冲击。

        本轮产能过剩面临着不同的宏观约束条件,预计去产能需要对改革和市场力量更为倚重。一是依然要维持稳健略偏紧的货币政策,去促进过剩产能的自然消化;二是需要建立以市场化方式为主的过剩产能清理政策框架,推进企业并购重组将会是大趋势,这需要政策面为并购金融工具的创新提供规范的发展环境;三是需要在创建产能清算过程中,建立风险和代价的分担框架,预计金融机构会承担部分买单的责任,接下来可能会加快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权限下放进程,部分杠杆率较高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能也会面临风险加大的局面;四是要注重产能的国际转移,旨在把在中国看起来过剩但全球来看不一定过剩的产能转移出去;五是要通过供给端的改革为宏观经济释放新的增长动能,即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纠正资源错配和扭曲,释放现行体制下被抑制的需求增长。

        货币政策需要坚持通过稳健略偏紧的基调,去促进过剩产能的自然消化。包括金融领域在内,中国经济的全面去杠杆将拉开序幕。

        (《经济参考报》8.16 巴曙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