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8月20日 星期二

    台北故宫:博物馆不应高高在上

    《 文摘报 》( 2013年08月20日   01 版)

      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推出一款纸胶带,上书康熙皇帝的朱笔御批“朕知道了”。“朕知道了”胶带于7月4日推出,当天傍晚上架500盒,第二天就售罄。6日,又紧急进货700盒,结果,半小时就售完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登录保存处处长金士先认为,“文创是自下而上的,必须贴近生活,才会有人买。”

      台北故宫目前已推出了近2400种文创商品,包括“翠玉白菜伞”、“冰山一脚”潮袜、“富春山居图”茶杯垫等,可谓从头到脚到厨具都充满了活泼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文化感。

      不过,台北故宫并没有自己专门的文创设计人员。它采用两种方式获得文化创意。“一是向社会公开征集文创提案,二是商家自己提案,再由专家和博物院有关人员组成的文创开发商品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金士先说。颇受台湾本地顾客青睐的“翠玉白菜伞”,就是由一名17岁的少女设计的。

      台北故宫礼品店收入达7.2亿元新台币。但对于台北故宫来说,商品只是文创的很小一部分。“文创是一个整体方案。每次特展的布展、为民众提供的休闲环境、咖啡屋、茶点房……都是文创的一部分。成功的文创是能让民众常常来,不是只来一次,而且每次来要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金士先说。

      在台北故宫的咖啡屋里,有一款名为“三清茶”的御饮。这是当年的御医为乾隆帝配制的消暑饮品。金士先说:“三清茶”及配方都是有史料记载的,“你不能胡编,假以乾隆喝的茶。这不是文创。”

      台北故宫博物院,曾经也是高高在上,被民众称为“太庙”。金士先说:“过去,是做展览给民众看。现在,是请民众进来看,利用文创,引诱民众进来看。博物馆跟人亲近,并不是裸露文物就是亲近”。

      (《环球》8.14 文赤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