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送到各色夏令营,通常是父母让子女享受假期的第一选择。这样一来,父母们不用发愁子女独自在家的安全问题,孩子们也可以每天跟同龄人生活玩耍在一起,并能体验各种新奇的活动。最传统的夏令营会带孩子们去一个有湖的树林,在那里,孩子们可以划独木舟、登山、烤棉花糖,夜里,大家还会围着篝火讲鬼故事。
在不同的国家,夏令营还常常具有地方特色。在以莎士比亚为民族骄傲的英国,戏剧夏令营每年都会培养一群有模有样的文艺范儿小演员;在牛仔文化盛行的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种“户外营”,9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学习野外狩猎技巧;在法国,不少中小学还会在假期组织学生到西部或南部的葡萄酒产地进行工业旅游,以了解法兰西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像中国学生一样,欧美学校也会举办补习班。不过在学校上补习班的通常是少数需要补课或补考的同学。如果想要利用暑假学习,更多时候,欧美学生会参加国际夏令营或暑期游学项目,在学习、体验不同文化的同时,还能观光旅游——这种游学传统甚至能追溯到三百多年前流行于英国贵族间的“大旅行”概念。而自1970年后,一些欧美国家的大学开始流行举办国际交流项目活动,学生亦被鼓励利用大学假期去海外游学。
美国学生从小便被鼓励做志愿者,由此培养社会责任感或自力更生的意识,这种观念在上大学后更加得到强化。据统计,美国12岁以上的青少年中,超过60%的人当过志愿者,如在当地的流浪者收留中心帮忙做饭,或是去医院照顾病人,或者为陈旧的建筑物刷漆等。除做志愿者之外,他们还会通过卖报纸、扫落叶等途径打零工,为自己赚取一些零花钱。
(《环球》2013年第15期 刘静扬 樊若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