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蒋介石当时已经是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陆海空三军统帅,还兼着行政院长、国民参政会议长、航空委员会委员长乃至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这回他又对大学校长感兴趣了。
实施军事化管理
国立中央大学自1932年到1941年,一直由罗家伦担任校长。1941年,罗家伦辞任校长,受命去云南为远征军出国作战做工作,蒋介石任命原北大教务主任顾孟余为校长。顾孟余到任后因教育理念与时任教育部长陈立夫不同,处处被陈刁难。顾孟余为不受辱挂印而去。
顾校长辞职,中央大学立刻闹开了,陈立夫急忙向蒋介石求救。当时正值抗战,蒋提出亲自兼任校长,实际教务由教育长负责。
蒋介石这个人有兼职癖,当时他已经是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陆海空三军统帅,还兼着行政院长、国民参政会议长、航空委员会委员长乃至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这回他又对大学校长感兴趣了。他兼职生涯的最高纪录是同时兼任27个职务。
蒋介石于1943年5月正式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他穿着军装来到中大,在这所3500人的大学里,蒋一路上发现没碰到什么人,一问才知大家怕碰到他行军礼,故意躲避,于是以后再来就换成便装。蒋最喜欢巡视的是食堂和学生宿舍,他非常重视这些场所的清洁卫生,也十分关注学生们的衣着仪表。有一次他巡视到宿舍楼洗脸间时,因为天热,几个学生正在冲凉,忽然看到蒋介石来了,抱着盆愣在那里,也忘了行礼,蒋校长干笑两声说,“你们的体质还是很不错的嘛。”
新校长给学校带来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学校内实施的“军事化管理”,蒋下令全体学生按年级编为四个大队,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及军事管理。不过训练效果不太如意,搞了不到一年蒋就撤掉不搞了。
不受师生待见
蒋介石治校喜欢搬出军人的做派,喜欢集中全校师生训话。学生站后,老师站前,教授不管是古稀之年还是体弱多病都站着,一训就是老半天,遭人反感。后来借故逃训的人越来越多,有时一点名来的人还不到一半。教授开会也要点名,但是逃会不给蒋校长面子的老师不在少数。
民国时的教授都很牛气,一般只有拿到留洋学位的人才能胜任。后来,本国大学毕业任教多年有成绩、有著作的学者才能晋升教授,因此教授大都有名士气派,对国民党的党员、政客是看不上的。
在中央大学,蒋介石曾拜哲学教授方东美为师,学习《易经》、王阳明与辩证哲学,以期提高自身的哲学修养。两人见面,蒋执学生礼,方还蒋元首礼,二礼并行。一次开会,礼堂座椅全搬空了,蒋又让人站着,方东美见状大怒:“既是校长,岂可以不敬师?我这个所长不干了。”之后,任蒋如何安抚,方东美坚辞中大哲学研究所所长一职。
中大学生毕业典礼时,蒋介石高高兴兴地前来,准备亲手授学生毕业证书,以示师生情谊。可是点名点了好多个,却只有一个学生上来代领,惹得老蒋兴致大坏,扔下证书,拂袖而去。毕业式上要与教师座谈,蒋去了后,发现现场只有职员没有教授,大怒而去。
面对大学里的闹腾、教授的清高,蒋介石作为一国领袖也只能是“戒急用忍”,请有名望的大学教授吃年夜饭就是他采取的拉近跟教授们关系的方法。这种习惯一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每年教师节或年初,蒋介石都会宴请各大专院校资深教授聚餐。
三碗饭平息食堂学潮
因为抗战,学校伙食急剧下降。学生们贴出大字报,抱怨“物价飞涨,贷金过低,以致伙食太坏”。当时学生们吃的主食米饭因掺有沙子、煤屑、稗子、稻谷、老鼠屎而号称是“八宝饭”,难以下咽。教育长和训导长向蒋校长反映情况时,却说学生们是以伙食为借口“倒孔(祥熙)”。当时孔家二小姐从香港撤退时霸占飞机舱位装洋狗被揭发,西南联大和中大同时酝酿学潮,中大已经有人贴出“拥护蒋主席,反对蒋校长”的大字报。
蒋介石听后说:“哪天我到中大学生食堂吃一次饭,看学生还闹不闹了。”中大食堂只有竹桌,没有凳子,所有人只能站着等。蒋介石来后,径自走到大饭桶前,盛了一碗“八宝饭”,取了一份菜,作立正姿势开始就餐。吃了一口被硌了下,但还是咽了下去,然后,又到大饭桶前盛了第二碗,他一面吃一面问学生:“你们每天都吃这样的饭菜吗?”同桌的学生回答:“一年四季都是这样。”蒋对随行官员说:“米质太差,菜里的肉太少,要设法改进。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不能亏了他们。”三扒两扒又吃完了,还把下饭的青菜、萝卜份菜吃了一大半。接着,蒋介石不知怎么想的,又到饭桶去盛了第三碗,把份菜全倒进饭碗里,全都吃光了。时年57岁的蒋介石居然比学生还能吃,而且吃的是“八宝饭”,确实把人都给镇住了,食堂学潮最终也平息了。不过之后,中大学生的伙食确实有所提高。
还有一日,蒋介石路过中大操场,看到一群学生只顾打篮球,没有理他,也没有行礼,蒋介石用手杖狠捣地面,大喝:“校长来了!”操场上的学生一下没反应过来呆住了,蒋介石则以为学生们在向他行“注目礼”,心情又好了,边走边说:“玩去吧,玩去吧。”
1944年8月,蒋介石正式辞去中央大学校长职务,由教育部政务次长顾毓琇继任。
(《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13期 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