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流浪儿童重复流浪之困

    《 文摘报 》( 2013年08月01日   01 版)

        7月26日,回家的流浪儿童王宇(化名)从重庆原籍乘坐列车又回到北京,他的流浪汉父亲并不能给他一个家。

        目前,全国共有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261个。然而,这里并不能成为像王宇这类流浪儿童的首选,因为那里的感觉就是“被关起来”。

        一名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负责人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工作人员对工作本身的“恐惧”。

        按规定,对于未成年流浪人员,出入需经过救助站许可。该负责人解释称,由于承担了临时监护的责任,如果未成年流浪人员在救助期间自行离开,随后发生任何意外,责任均由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承担,“工作人员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在这种压力下,“铁门、铁窗等监控工具,都让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像一个监狱。”该负责人说,这反过来也加重了流浪儿童自身对这种救助机构的恐惧感。

        除了怕救助站限制自己的自由,王宇其实还怕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把自己送回家。由于不愿回家,一些孩子就会虚报自己的家庭地址,一些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只会把孩子送到其所报家庭地址的省市而不是真的回到孩子的家中,因此很多流浪的孩子就选择借此开展全国旅游。

        有专家表示,有40%的流浪儿童出走是由于受家庭问题影响,他们或在家遭受虐待,或因父母关系等问题。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部副主任韩晶晶说,一旦流浪儿童回到家,家里并未给他们一个可以不再流浪的环境,流浪就会再次成为这些孩子的首选。

        据民政部统计,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投资了11.2亿元用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设施新建、改造。

        韩晶晶表示,资源更多地被用于对流浪未成年人的事后救助。但流浪儿童离家出走之前的预防,对于问题家庭早期的支持、干预等方面,这些资源并未起到很好的作用。

        韩晶晶说,大量的资源投入与流浪儿童需求之间出现了断层,是造成现在流浪儿童救助困局的根源。

        (《京华时报》7.29 侯雪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