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王安忆出席香港书展,以“当文学遇到书”为题,畅谈她对当下文学出版业受资本和网络世界主导的看法。
曾几何时,“文学”与“书”几乎是同一概念:书是文学的载体,文学用书来传播影响。可是现在,当“生产”和“销售”彼此较量时,诚如王安忆所说,现在书变成了“卖比写还重要”。
事实上,有些文学品质一般甚至较差的作品,从纸质到影视,经过一路“爆炒”,居然在市场上屡屡得手。而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却藏在深山无人识,有时还不得不“自费出版”。成名作家日子稍稍好过些,如王安忆所说,“我还好,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读者群,但对于年轻作家来说,他们就很困惑”。年轻作家中“分道而驰”的现象日益显著,有的一心奔着文学,对所谓的“文学市场”不太敏感;而有的则瞄准市场,为目标读者量身定做,形成固定读者,赚得盆满钵满。
令人忧虑的是,当普通读者尚未形成成熟的文学观、审美观的时候,市场误导会让一些读者偏离正确方向,他们会误以为那些“卖得火”的作品代表了某种文学高度。
我很同意王安忆的说法:读者不能成为作家的“粉丝”。过分在意“粉丝”的作家,关注的是“你要什么我生产什么”。而真正的作家,更在意自己对生活的深度理解与感受,他与读者的关系是“同气相求”,那种灵魂深处的相通会令读者终身受益。
如果我们的作家动辄“与市场接轨”,轻易认同“卖书比写书更重要”,怎么指望他们沉潜静思、面壁独处,写出具有独特思想和情怀的优秀作品?
(《光明日报》7.23 刘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