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她们都太累了。她们对写作的态度极为认真,都是拼命三郎,将自己的生命时日化为文字,一直到离去。
十年,白驹过隙。十年前,照片上的四个人,都正处壮年,还残留着那么一点青春。可是不过十年,四人中居然就有两位辞别,与留下的两位生死相隔。相比我和王周生,离去的陆星儿和蒋丽萍,都是少去好几岁的妹妹。她们俩走时,都只有五十多岁。
一
陆星儿时任《海上文坛》执行主编。她热情,善于交游,在文坛、商界、经济领域都有朋友,而且朋友多有实力,于是她就经常组织聚会似的联谊活动,邀着同道同好们同吃同住,谈天说地。
记得有一年与她一起去北京,参加作家代表大会,与她同住一室,总有操着南腔北调的文人来找她。后来要选举了,各地要出一个有影响的大家信得过的“检票人”,上海就推出了她。
蒋丽萍一样也是个能人。相比星儿,她似乎更民间一些。踏上文坛后好像没当过哪一级的领导。但她又是一个很积极地步入社会的活动家。她在上海电视台做过好几年的节目主持人,后来又跟沈善增、谷白一起形成三角组合,好似凤凰台的“铿锵三人行”,成为一个戏剧类栏目的常驻嘉宾。有一个阶段,她还去杭州的钱江电视台当主持人,那节目在当地家喻户晓,以至于她在西湖边上行走,总有人向她行注目礼。
二
她们都太累了。她们对写作的态度极为认真,都是拼命三郎,将自己的生命时日化为文字,一直到离去。即便是在已经查出了病情后的最后两年里,陆星儿还是推出了两部长篇——《痛》和《用力呼吸》,仅读此两书名,又有谁能不感同身受到这一孱弱女子是以怎样的毅力在点亮着最后一截生命之烛!
蒋丽萍又何尝不是一个以时光折换文学之果的苦力?她的创作跨界宽大,出手便是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兼涉当下现实和古代历史,而剧本创作也既有原创,又有改编。我曾参加过电视剧《长恨歌》研讨会,通宵达旦地看完了这三十余集的故事片,不能不为她作为一个改编者,竟能如此精准地把握住改编的原则而深深折服。说实话,我那时就有了一种隐隐的担忧,我觉得蒋丽萍在这一宏大的工程中,几乎掏空了她整个的心。文人行文,如果到了如此呕心沥血的地步,为时能久乎?
她俩的辛苦远不止于此事此时。星儿单身一人抚育着儿子,直至将他送入高校艺术专业,其间的含辛茹苦,唯有她自知。蒋丽萍是个长女,多年来一直上孝奉病弱老母,下帮扶同胞妹妹,对儿子的教育也宽严相济,她自然成了亲友们公认的家庭里的大功臣。而功臣之誉,是以她身负几层重担的辛劳作代价的。
她俩又都是“知青”一代人,刚届成年就以尚未完全发育好的身心去“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了。陆星儿在极端气温至零下四十多度的黑龙江军垦农场,修过十年地球;蒋丽萍在崇明务农逾八年,以栽稻割麦担河泥均不输强男劳力的杰出表现,跟那时也在农场的王周生同为远近闻名的“铁姑娘”。她们后来身上的伤痛并且过早的病逝,其实都源于其时。
三
她俩都是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正宗的以文谋生。虽然作品不少,但区区薄酬,不但难以成富豪,平时里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星儿很爱美,可是为了省钱,成了某家专卖出口转内销之折扣衣物的常客。好在她身材匀称苗条,穿什么都漂亮。2003年,她病情有所缓解,我遇到她时,见她虽清癯瘦削,但穿着一袭素净的连衣裙,依然还是典雅动人。蒋丽萍在衣着打扮上要另类些,更追求个性色彩,后来她不再染发、一头硬刺猬似的白发又去做了个“玉米烫”,根根直挺怒发冲冠。
时至今日,我凝望着相片上的这两位笑靥如花的故人,眼前还是晃动着她们生气勃勃的身影,耳边还是响着她俩爽朗开怀的笑声。
(《文汇报》7.17)
照片:从左至右依次为王周生、王晓玉、蒋丽萍、陆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