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7月27日 星期六

    老广州的西式建筑

    《 文摘报 》( 2013年07月27日   07 版)

        西关:豪商云集

        广州西关地区的形成肇始于贸易的发展,由于古代有“化外人,法不当城居”的说法,所以外商都被安置在西关一带。

        在西关居住的富商特别多,他们的主要住宅样式是一种土洋结合的“西关大屋”。宅院从外部看就是青砖高墙,平淡无奇,而内部除了占地不及皇宫大之外,各方面都丝毫不比皇宫逊色。大屋分成若干套住宅,用广州本地话说是“镬底都镶金”。珍稀的古树、花卉到处都是,还养有鹿、孔雀、鹳鸟以及鸳鸯等。

        西关大屋门脸小,进深却极深,深到一间大屋里面还可以有条小巷子,屋内的房间形成一条中轴线。西关大屋有三个最明显的标志:一是正面外墙铺贴的白色花岗岩石板墙裙和砌筑的“绿豆青”水磨大青砖,并称“青砖石脚”;二是蚀刻彩色玻璃花窗的“满洲窗”;三是趟栊门。趟栊门其实是三组门,最外的门像美国西部片中牛仔酒吧用的矮脚吊扇门;中间是一种栅栏式的拉门;最后才是真正的大门。三道门比如今的防盗门还要牢固。

        沙面:西洋租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广州,选中了沙面作为新的根据地。

        沙面位于广州珠江岔口的白鹅潭旁,只有0.3平方公里,原本是一片沙洲。英法按照西方式的网格式街区设计,将沙面规划成大小不等的12个区,用英文字母编写了门牌,所有的建筑围绕街区而建。主干道修有街心花园,南边还有临江公园。另外消防、电报、发电、供水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可以不依赖于广州内陆而独立运行。

        沙面置身租界,建筑设计基本与同期的欧美风格同步。从功能上大致有三大类:领事馆建筑、宗教建筑、民居等。从风格上包括了四大类:1、新古典主义。建筑下裙用块石装饰,中段采用古希腊、罗马的柱式;2、后巴洛克式。在阳台、窗楣等细节处都有弯曲流畅的巴洛克线条;3.券廊式。建筑外围有一圈或一段外廊,起到骑楼的作用;4、现代主义。形体简洁少装饰,注重功能要求。

        东山:教会华侨开发洋楼新区

        与沙面不同,东山洋楼的主人大多是中国人。

        东山在广州的东关以东,在地形上是一片山地,一直以来都是广州的乱坟岗。美国浸信会在东山购地,出资建造培道女学堂(今广州市第七中学前身)和两广浸信会神道学堂。建筑的风格大多采用殖民地外廊式样式,并融入了岭南元素,留下了很多建筑杰作,如瑞记洋行、花旗银行及关舍(波楼)等。

        “波楼”据说是珠江南岸最壮观的建筑物,波是英文Ball的音译,舞会的意思。建造此楼,即使一钉一木,均由英国运来,折以高价,由中国承担。“波楼”西南角有一座百年气象信号台,因为台上有气象球,故称“波台”,建造此台耗银8000两。据说当年从这里用高倍望远镜最远可以眺望到珠江口的虎门,波楼所在的小街也得名“海天四望”。

        (《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14期 周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