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网络写手在出租屋内猝死的新闻,引发人们的关注。隐藏在猝死事件背后的是数以百万计的网络写手的生存状态:日以继夜地写稿,长年累月地足不出户,高强度地透支身体和青春,而在这背后,是普遍性的低收入。
选择这条道路的人,分布在一个残酷的收入金字塔上:最上层的是“大神级”写手,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往往年薪过百万;中间层的写手作品反响时好时坏,年收入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处在底部的是另外一大部分人,常年辛苦写作,却不受关注。
许多人选择成为网络写手,一是因为门槛低,起步容易;二是因为这个行业成功依靠的元素比较单纯;三是因为它的工作方式比较自由,可以业余进行。
但是,网络写手也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他们的小说受制于市场的规则,追求符合特定读者群的阅读口味,篇幅动辄上百万字。在网络写手的背后是旷日持久的一个人的苦斗:一旦踏上网络写作的战车,就必须不停地码出新的章节,专业术语称之为“更”。网络写手,如果一两天不“更”,就可能被网站和读者抛弃。
不久前,一位资深文学从业者发出感叹:“70后”、“80后”作家和前辈比起来有些惭愧,他们缺少旗帜性的作家,也缺少代表性的作品。原因之一,是“70后”、“80后”作家的文学才华被商品化了,奔向能卖出更高价钱的地方,比如网络、电视、电影、广告、动漫、畅销书等领域,许多人的才华被零散化、货币化。
作为网络写手,他们的文学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才华在旷日持久的疲劳作战中,在对读者趣味的迎合中,被稀释或者被平庸化,这是谋生意义上的写作。而要沉下心来,十年磨一剑地锻造一件终生代表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
(《人民日报》7.19 胡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