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2013年6月10日至7月12日,“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搭乘母船“向阳红09”,在我国南海海域开展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先后共有6位科学家随“蛟龙”号一起下潜,执行“南海深部计划”的科考任务,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随“蛟龙”号下潜。其中,同济大学的周怀阳教授是“蛟龙”号搭载的第一位科学家乘客,也是同行中下潜次数最多的。7月14日,记者在厦门港的“向阳红09”船上,专访了周怀阳教授。
从下潜的那一刻开始,周怀阳的眼睛,就再没有离开过观察窗,生怕错过任何风景。“蛟龙”号以30米/分钟的速度,匀速下潜着。刚开始,还有一道道光柱射入海面。200米时,所有的光线都消失了。
“蛟龙”号头部的10盏探灯,努力地射向黑暗。这里的黑色,仿佛繁星点点的天空,无数星辰——实际上是浮游生物发出的荧光,在光照下,犹如星星般,闪耀着奇妙光芒。临近海底,更多的悬浮物、微生物,随着洋流漂过眼前,密集而又舒缓,仿佛下着雪一般。这样的景象,叫作“海洋雪”。
40分钟后,“蛟龙”号准确到达水下1300米的海底。“蛟龙”号停止下潜,稳定住船身,像直升机一样,开始巡航探索。就在距目标区约600米的一个斜坡上,周怀阳突然发现一个从未见过的景象:一株株乳白色的笋状物,大约50厘米高、个个挺拔,好像列阵的士兵一样。这引起了周怀阳的极大兴趣,但巡航观测中漂流而过,遗憾一时未及采到样本。
再次下潜时,专门对此定点取样。“蛟龙”号机械手准确地抓起了一只“石笋”,从海底拔出时,根部牵出了头发般细密的麻丝。初步判断,这些根丝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硅,也就是玻璃的主要成分。这应是巨型的玻璃海绵!这是一种相当古老与原始的生物,它没有消化道和神经系统,在进化上也没有别的分支。这一物种很可能是该环境下独有的生物。
每到一处采样点,在周怀阳的授意下,潜航员稳定住船身,翻开活动板,舒展机械臂,拿出采样篮,就像打电动游戏一般,操纵着机械臂轻轻抓取样本,放进篮内。海下作业近6小时,“蛟龙”号抓取了88个贻贝、18个毛瓷螃蟹、7个帽贝和2块碳酸盐样品。
冷泉和小海山
52岁的周怀阳是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跟深海海底打了20多年的交道。这一次,在船上1个月、下潜海底3次、又是第一位下潜的科学家,让他很喜欢向人讲述和“蛟龙”号有关的一切。
从远处望去,“蛟龙”号就像一条肥壮的鲸鱼,被3层高的架子严丝合缝地支撑着,悬吊在母船“向阳红09号”的后甲板上。鱼形的“蛟龙”号,核心是前部一个圆形的钛合金球,潜航员与科学家、生命支撑系统都在其中。码头边的吊车作业机,正把一箱一箱的货物从船上卸下来,看上去简简单单的白色塑料箱里,不少是连科学家此前都从未见过的稀罕东西。
周怀阳并不是第一次坐深潜器下潜。2006年,他就曾乘坐美国的“阿尔文”号,下潜过太平洋。但是,今年6月18日,当他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唐嘉陵、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张东升陆续进入“蛟龙”号,一边慢慢下潜,一边看着舷窗外的水面慢慢上升,居然有种强烈的穿越感。尽管水下待了有4个多小时,上浮时,还是恋恋不舍。
深海载人潜水器是2002年科技部设定的12个重大专项之一,原本2005年必须完成,但原定节点最终无法实现。遇到的问题实在太多。从头开始的研制,年轻的工程队伍,使整个过程更加不易。在最初的50米、200米,就差点做不下去了。
经过这么多年,这次航行在南海上的“蛟龙”号表现已越来越优异:它装上了定位更精确的长基线、操作更简便的超短基线声学定位系统,配合使用能够精准跟踪深潜器的航行轨迹;水底摄像头的分辨率提高,连海底生物甲壳上的绒毛都纤毫毕现;水声通讯也更加稳定……
为了下潜这一天,周怀阳已准备了至少14年。
从1999年的香山会议和其他学者联合呼吁研制载人深潜器开始,这么多年来,周怀阳一点没闲着。研制阶段,他给潜航员们上科普课,介绍海底的基本特征。海试阶段,他又为载人潜水器的南海海试,圈定了1000米、3500~4000米水深级别的场址,为2009年、201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该海域的海试成功提供了保障。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部计划”正式启动,这项为期8年、初步预算1.5亿元、由汪品先院士领衔的计划,以“构建边缘海的生命史”为主题,以洋壳深海盆的演化作为“骨架”,以深海沉积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分别作为“肉”和“血”,从三方面开展我国海洋科学大规模的基础性研究。“蛟龙”号的此次航行,就是来自与“南海深部计划”的结合。
在进一步讨论“蛟龙”号的价值和作用时,关键问题聚焦在:一是“蛟龙”号能做到什么;二是做什么是大家都关心的。最终结果,选定了两个。
一是冷泉。早在1977年和1979年,美国人就发现了生长有重晶石和管虫的冷泉,但当时认为那是“低温热液”。1983年,美国科学家确定了第一个冷泉,那是在墨西哥湾的佛罗里达陡崖,3200多米深的海底。很快,这种渗漏甲烷的海底区域,成了研究热点。冷泉实际并不“冷”,大多冷泉流体的温度,接近或略高于邻近的海水。除了渗出甲烷的冷泉,还有渗出原油、盐水和淡水的冷泉。在墨西哥湾海底,就发现了比海水咸3倍的咸水湖,其中奥秘无人知晓。
另一个是小海山。大大小小的海山表面,覆盖着沉积物,沉积物表面有年龄上千万年的锰结核,还有各种海绵、珊瑚,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富矿”。研究海山,不仅有助于了解南海自身演化,对蛟龙号来说,也是锻炼其在复杂地形上的定位、爬坡、取样等能力的好机会,因为它的最终目标,是探索地形更复杂的大洋中脊,真正走向大洋。
数十小时的海底视频
6月18日9:05,下潜终于开始了。第一次后,周怀阳又下去了2次。所有收获,需要在实验室分析研究后,才能最终确定。他觉得,对“蛟龙”号首次试验性应用航行第一阶段的10次下潜,很难期望一次能获得多么丰富的成果,更多只是个开头,或者说,标志性的意义可能大于研究的价值。
毕竟,这是中国科学家们第一次乘坐自己的深潜器,“触摸”到了中国南海的海底。周怀阳的电脑中,保存着此次所有下潜的数十小时海底视频。每点开一段,都让他开心得像孩子一般,津津乐道。
——一条巨大的“海怪”,头顶仿若一顶花冠,一张一合,整个身体向后弯曲折叠地游走。这应是一种后腮类的软体动物,但谁也不知道它的名字;
——一条大鱼,身形好像龙鱼,通体洁白,全身的背鳍、侧鳍展开,在机械手臂工作时,从始至终一直静静待在一边,让人甚至怀疑它是否是活物,可当机械手轻轻一触,它唰地弹了开去;
——另一区域,海底满是铁锰结核,圆滚滚的,个个如拳头般大小。这种结核,生长的数量级为百万年毫米级,每个年龄都已有1000多万岁。这里的储量,已足够成为我国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的试采区;
第一次对南海冷泉进行精细调查,周怀阳已经对这个冷泉区有了初步认识:它深度约1210米至123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生物群落以贻贝和毛瓷蟹为主,可称为“贻贝-瓷蟹冷泉群落”。那些采集到的生物样本,通过DNA或RNA分析,将是重要的生物基因资源、深海黑暗生物链研究资源。碳酸盐样品则有利于研究冷泉的形成和地下结构。
第一次对3000多米水深下的小海山探索,采集到的种种结核标本与岩石标本,将对南海形成的时间、方式、物质来源,与南海扩张的历史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而南海海山的生物多样性,也同样超出了预料,许多生物都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见到。
(《解放日报》7.16 章迪思 梁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