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毫无科学性、准确性的所谓网调,3000个网民——多半是年轻的“网虫”,把中国的四大名著“吐槽”为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籍前10名,《红楼梦》高居榜首,而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尤利西斯》等也赫然在目。
其实这是必然的,因为经典名著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这3000网民所根本不知道的,他们对之没有读不下去的体验,不知其书名,更没有见过其书本。
一时一地一个圈子里的受众数量,与是否具有创造性、经典性、历史意义,关系并非很大。以《红楼梦》为例,从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以来,至今,在中外,出过多少版本,印刷过多少数量,引发了多少话题,造成了专门的“红学”,改编了多少戏曲、曲艺、影视作品,出了多少研究专著,给了一代代国人以多少感动冲击思考,都是不言自明的事情。几个小网民吐这个槽,只能说明我们的人文教育还不够充分,我们的“网虫”还太无知可怜罢了。
我们正在或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正在用重复传播的数量取代精神生活的深度、精准程度、创造性、细腻性、独到性。3000个“网虫”在一两个三五个诸葛亮的带领下有可能做出伟大的业绩,但也有可能在几个忙于炒作的网络经营者的带领下搞出消灭诸葛亮的倒行逆施。关键在于引导,关键在于分析,关键在于我们千万不要被某种传播上的大糊弄所动摇。《红楼梦》将继续光芒四射,而上述排行榜的出现,不过是一时的恶搞或者搞笑。
(《人民日报·海外版》7.5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