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的朱红色会议桌上,摆放了四份果盘,樱桃、荔枝、巧克力……果盘旁放着矿泉水、签字笔和稿纸。小杨坐在桌子一边,准备开始论文答辩。这是某大学一场研究生答辩会,桌上的果盘并非学校所置,而是小杨和同学们自费采购。最近几年,这种“答辩水果”已成为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现场的标配,且有越来越豪华的趋势。
学生为了准备“答辩水果”,给答辩老师留下个好印象煞费苦心,甚至学生还专门研究起果盘放在哪里,老师取用方便。
“答辩水果”最早是从在职学生中兴起的。有些在职学生论文质量一般,为了人情投资、论文顺利通过就发明了“答辩水果”。在校学生也跟着效仿,到现在已成为不成文的“传统”。“十年前答辩,大多数人都不准备水果,现在反过来,不准备就显得异类。”一位高校教授坦言。
“这是校园中的‘人情消费’,是社会上的接待之风影响了学生。”有教师表示,“答辩水果”可以休矣,这种风气不仅给学生造成负担,造成浪费,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术道德、论文答辩的严肃和公正。
(《北京日报》6.26 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