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1比5的耻辱性惨败后,卡马乔不出意料成为中国足球自1992年职业化改革以来第10位下课的男足主教练。过去20年选人用人的经验教训,能否在这一刻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考?
20年来没有连续性和持续性已成为国足选帅的最大弊端之一。从国产的“抢逼围”到霍顿的“英式进攻”,从米卢的“东欧派”到阿里·哈恩的“荷兰风”,再到如今卡马乔的“西班牙舞曲”,频繁换帅让国足在20年中都未能形成稳定的风格和打法。
前国足主帅阿里·哈恩近日表示,任何强队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中国队换帅太过频繁,没能形成自身的特点。
中国队青年人才衔接发展同样如此。西班牙人卡马乔带队期间,国青队的教练却是来自荷兰的里克林克,两人风格完全不同;上溯10年,当李金羽、李铁等中国第一批健力宝小将从巴西学成回国后,中国队的主帅却是来自东欧的米卢蒂诺维奇,这就好比让空军司令员去指挥陆军作战一般。
20年来,10位主教练的合同中奥运任务和世界杯决赛圈的政绩指标都是必不可少的选项。竞技体育用成绩说话,未能达标被下课本无可厚非,然而对于中国足球而言却并不仅限于此。
从2013年起,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对校园足球的拨款将从4000万元增至5600万元,看似庞大的数据分配至每所学校后变得十分有限。同一年,卡马乔的教练团队年薪为430万欧元,折合成人民币超过3500万元。只顾眼前、不管长远的“政绩足球”,从根本上忽视了中国足球的基础培养,青训体制形同虚设、足球人口急剧减少、后续人才断档,直接导致了中国足球金字塔体系的坍塌。
此时无论是土教还是洋帅,既不可能成为“救命稻草”,也不会成为“救火队员”,中国足球20年来忽视基础建设挖下的大坑对于任何教练来讲,都是来一个坑一个。
“如果想拥有一支强大的国家队,必须要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去参与联赛。我们之所以能够打入世界杯决赛圈,就是因为拥有一代出色的年轻球员。”米卢说。
(《解放日报》6.25 李放 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