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6月08日 星期六

    目睹切尔诺贝利“死亡区”

    《 文摘报 》( 2013年06月08日   07 版)

        1986年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爆炸站事故后,政府做出决定,以切尔诺贝利为中心,将方圆30公里的区域划为“核隔离区”,亦即所谓“死亡区”。周围筑起两米多高的铁丝网,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入内。

        1998年,我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乌克兰特命全权大使。2000年初的一个星期天,乌克兰外交部组织驻基辅外交使节参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我是使团中最早报名者。

        进入“死亡区”后的第一感觉是,这里并不像听说的那样可怕,路旁的草木依然茂盛,并未发现什么畸形的动植物。据说,两年前17匹蒙古野马找到了这块没有人烟的地方,并在这里繁衍后代。隔离区内目前有400多种动物,包括280种禽类和50种濒临灭绝的动物,在远处,居然还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民宅和耕地。经询问,虽然政府严令当地居民疏散外迁并予以安置,但一些老人不习惯易地生活,又陆续回迁,目前大约住着200来户土著居民。

        按照指定路线,我们先去参观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人员居住生活的普里皮亚季城。这个小城离核电站不到5公里,基辅的一位作家在书中这样写道: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普里皮亚季城生活、娱乐设施齐全,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然而,它也是世界上“最短命的城市”。如今,普里皮亚季成了一座再也不能复生的“死城”。在进入小城之前,陪同人员就交代,要把所有玻璃窗关严,任何人不得开门下车,车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当汽车开进一片杳无人烟的街区时,我们被满目疮痍的悲惨景象惊呆了:街道两旁的商店、旅馆空空荡荡,职工宿舍楼破烂不堪,幼儿园、文化宫一片狼藉,废品、垃圾堆积如山,被遗弃的公共汽车还敞着车门停在路边……待汽车驶离这片生命禁区,陪同人员才继续介绍说,这里很少有人前来参观,城里的核辐射量比以前要少许多,这种辐射量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当然,停留时间不能长,也不能碰摸这里的任何东西。没过多久,我们来到了由一座办公楼和四个核电机组联为一体的乳白色建筑群前,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核电站的主楼前屹立着一座列宁雕像,楼门上方依然保留着前苏联国徽,一块铜制门匾上刻有“苏联原子能部切尔诺贝利列宁核电站”的字样。这里的一切仿佛又回到了14年前的情景:1986年4月26日1时23分44秒,就是眼前这座电站综合体另一端的4号机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反应堆内的8吨多放射性物质外泄,爆炸引发的大火浓烟整整持续了10天,消防人员无法靠近,只能派直升机从高空向燃烧中的核反应堆抛投沙袋、水泥和钢筋,以便构筑一个厚达几米的保护罩,形成封盖反应堆的“石棺”。如今的石棺四周有围墙和铁丝网,戒备森严,里面掩埋的就是4号机组核反应堆。

        紧挨着围墙处有一个专门为进出禁区而建的二层小楼,楼上设有观察“石棺”的瞭望台。一踏进潮湿昏暗的控制室,我一下子就屏住了呼吸。与刚才参观3号机组时看到的宽敞明亮的控制室大厅和眼花缭乱的精密仪表的景象有着天壤之别:控制台上密密麻麻的仪表都已拆得七零八落,残存的设备也尽是锈迹斑斑,油漆剥落的墙壁上还隐约可见抢险人员签名留念的字迹。可能是担心掉了队,谁也没顾得上细看,只觉得一股股阴冷的潮气迎面袭来,只听见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在耳边响起……我们在里面总共也没呆上几分钟,但似觉过了好长时间。

        (《北京青年报》6.3 周晓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