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6月08日 星期六

    每周评论

    高校就业率造假谁之过

    《 文摘报 》( 2013年06月08日   08 版)

        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但扩招一直没有被及时调整,相关方面坚持认为中国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在这样的结构下,就业率便成为论证这种“需要”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行政化的体制之下,有这种“需要”的部门只能向高校施压,拿招生名额来与就业协议签约率挂钩。对于大多数低级别的高校而言,收入与招生规模挂钩,减招就等于砍经费。就业协议的签约率,因此成为教育部门向高校派发的“绩效指标”。然而,这个“绩效指标”由被评价的高校自行填写。各高校的学工系统既要采集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又要向校领导重视的就业率负责。如果站在这些基层职工的角度看问题,诸如把颁发毕业证与签约协议挂钩,或者以实习、见习证明顶替就业证明等现象,便不难解释了。

        如果不正视大学生供过于求与专业错配的问题,继续粗放式地扩招,这些造假的数据将会继续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社会的利益都将受损。其中受伤害最深的,仍然是倾囊而出缴纳高昂学费期望以有质量的教育改变命运的学生,以及在他们背后的千万个家庭。

        (《21世纪经济报道》6.4 陈永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