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6月08日 星期六

    揭秘高考命题者

    《 文摘报 》( 2013年06月08日   01 版)

        “入闱”后,命题者与外界的联络被切断了:打电话有时间限制,全程被录音;上网要申请,过程受监控;实在有重病要去医院,也必须由武警全程陪同。

    “与世隔绝”一个多月

        2009年4月,接到省教育厅的命题通知时,地理教师王坷(化名)颇为意外。他来自北方,刚到A省一所高校不过两年。

        上世纪80年代,像王珂这样的地方高校教师还很少获得高考命题的机会。当时国家考试中心负责全国统一招考,命题组主要从中学教师中选拔,但其中缺陷逐渐显现。

        “他们侧重学生的需要,但往往忘了这是高校在选拔学生;另外,中学教师解决不了教材本身的弊端,而命题导向是要改革这些弊端。”有专家分析。

        发生在四川的一次失窃则改变了大一统的命题形式。2003年,南部县一位考生因摸底成绩不佳,偷窃高考试卷,案件惊动中共中央最高层。2004年,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影响全国,分省命题的省市骤然由2个升至11个。到今年,分省命题的省份已达16个,统一命题的省份则只剩下15个。

        这些变动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命题者队伍,获选的命题者大多在每年4月中上旬得到通知,于4月底、5月初陆续“入闱”(进入封闭的命题地点);各省市选拔命题者的方式却有细微差别。

        在四川,省教育厅从一个专家库中初选名单,再从库外补充;北京则由市考试院领导直接去一线调用优秀教师;江苏历史科目采取类似“组阁”的形式——先由省考试院定下命题组组长和副组长,再由两人分别寻找合适的高校同行。

        对于命题邀请,中学老师大多趋之若鹜,而大学老师的态度各有不同。多位命题者指出,由于命题要“与世隔绝”一个多月,身兼大量科研、行政任务的顶尖教授很多不愿参与。最后的入围者中,有盯着“命题者”光环的,也有看重补贴的。

    安保措施严密

        最晚5月上旬,命题者全部从同事们的视线中“蒸发”。

        时隔4年,王坷笑着回忆起当初“入闱”所看到的一切:三层高墙、角落的探照灯、墙头的高压电网、墙边的哨岗,生活区与工作区被一道人工操作的铁门隔开,每到吃饭时候就徐徐打开。“整个氛围都让你有紧张感。”

        进入这个孤立之地后,命题者与外界的联络被切断了:打电话有时间限制,不得谈论任何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全程被录音;上网要申请,过程受监控。信号巡逻车一刻不停地在院子里遛弯,实在有重病要去医院,也必须由武警全程陪同。

        媒体曾对广东参与安保的武警做过报道,后者称此任务为“一场高强度的战斗”,不仅出动警犬进行安检,连每天运出的垃圾都要接受检查,一旦发现写有公式、题目,检查后即焚毁;战士们制订了严密的盯防计划,组织“散步别动队”跟随老师。

        事实上,连纸都不那么好找。不少省市规定,命题工具不出门,领到的每张纸都有编号,取了多少张就要交回多少张。安全教育也成为入闱后的第一课。

        “命题的人当然希望自己的题目被选中,否则等出闱了,别人问起,哪道题是你命制的?”曾参与江苏省历史命题的中学老师康舒(化名)表示,命题中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次年是否能继续保有“命题者”光环。

    价值观的碰撞

        因观念而起的争论远比人情江湖的争夺激烈、直接,这使得历史命题组成为争夺焦点,初入命题组的王坷就有体会。

        “我们在同一条走廊。有天下午,历史那边吵得不可开交,互相都拍了桌子。”王坷坦言,“没想到第二天一早,突然一点声音都没了。”

        王珂忍不住去张望,吃惊地发现:历史命题组办公室空无一人。

        消息迅速传来——前一天的过激讨论令一位命题老师气得撂了挑子。根据规定,同一命题组必须同出同入。一旦有人停工,其他人也只能呆在宿舍里“陪坐”。教育部门慌了神,赶忙斡旋;下午,历史命题组办公室“战火重燃”。

        “里面并不是外边想象中的一团和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题目被采用,每个人也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王珂表示。

        发生争论的根本原因是,高考题目的命制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既包括教材、考纲和学生实际情况,也包括命题者的观念。

        新旧观念的“攻防战”中,胜负并无定数,出于大学老师们的坚持,学科的新观念也常得以注入考题中。

        一位命题者透露,某地命题中,曾有组员以“花篮的花儿香,陕北的好江南”为题,要考生答出,这首民谣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陕北的大生产运动”。考虑到近年来大量著作早已更新了对“大生产运动”的认识,题目最终被“毙”。

        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骆冬青就曾成功“守”住了他命制的作文题:怀想天空。

        “有老师问,天空不就在那儿吗,为什么要怀想?我跟他解释,天空是在了,可你想想你失去的天空呢?”骆冬青除了这番动情的解释外,他还亲自写了两三篇范文,总算说服了组员。

        这种挑战甚至延续到阅卷阶段。有阅卷老师担忧,考题太难,可能要“糟糕”。直到看见不少好卷,骆冬青受到的挑战才告终了。他至今坚持认为,高考题目应具一定难度,促使学生思考。

        (《南方周末》6.6 叶飙 周卫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