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万物勃发。中国外交也迎来斑斓一季。
“生命在于运动,外交在于活动”。习主席一语,道出了中国广结友朋的外交理念,凸显了中国新外交的主动姿态。
3个多月来,从领导人的外交首秀,到美、法、巴、以等国政要密集访华,再到金砖峰会、博鳌论坛等多边互动……一系列涵盖周边、大国、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活动,编织出中国全方位外交的纵横经纬——中俄关系“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非关系“真、实、亲、诚”;中印关系“天造地设”;中巴和睦相处是“亚洲之福,世界之福”……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大旗,中国正携手近邻远朋,心气相连,放眼未来。
“中国的外交,越来越具备一种天下情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如是评价。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表示,新外交更强调全方位这一特点,外交资源投送更侧重于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这跟中国在外交舞台上的多元身份有关——中国首先是一个亚洲国家,稳妥经营周边,拉近同俄、印等重要邻国关系,构筑战略依托,乃属应有之义。其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决定了其重视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这一外交根基。再次,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角色,一方面令其看好并借重新兴国家力量,另一方面也使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关系显现出较大的转型动力,中国将以此进一步释放影响力,推进发展中国家利益。第四,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也通过多边舞台,同各方探讨国际、地区重大问题,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表示:“应当看到,目前中国遇到的国际压力,是处于实力上升期间、发展带来‘外溢效应’所招致的。越是这样,越要扩大中国同世界的共同利益,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但另一方面,也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也乐于秉持合作共赢的新思维,与其求同存异,共谋发展。
中国新外交已然扬帆远航。然而“外交追梦”的过程,绝非平坦大道,既需要有对传统的坚守,也应有灵活的求变。尤其在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发生变化的当下,如何与世界各国加深利益融合度,如何妥处与发展中国家的同质竞争,如何着眼“民相亲”的公共外交,都将是外交蓝图中的新课题。
(《解放日报》5.27 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