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在台湾随父母看《四郎探母》,先入为主地认为《四郎探母》就是一部宣扬“孝道”的戏。我坐在母亲旁边,看到杨四郎探母见娘,跪在地上,叩拜母亲,口中唱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看到母亲竟然从皮包中找手帕拭泪,我不能懂得是为什么。
其实真正教会我看懂《四郎探母》这出戏的,不是母亲,而是服兵役时认识的一些军中的老士官们。
服兵役的时候,我住在陆军军官学校里,帮忙整理校史,在残破不全的资料里看到一个军事学校背后隐藏的巨大历史的悲剧。写到疲倦而沮丧的时候,走到校园里,碰到一些老士官,他们站起来,“少尉好!”他们毕恭毕敬向我敬礼,他们的年纪比我大很多,我觉得有些不安,和他们一起坐下来,忽然听到他们身边的收音机唱着一句:“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我心中一惊,面前这些面目苍老黧黑,一生颠沛流离的老士官,他们的故事,仿佛就是杨四郎的故事,是战争中千千万万与亲人隔离的悲哀与伤痛,不可言说的心事,都化在一出“探母”的戏剧中。
我开始注意凤山黄埔军校的校园中,或者整个黄埔新村的眷村中,总是听到《四郎探母》,总是听到一个孤独苍老的声音,在个角落里沙哑地哼着:“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
我在整理黄埔军校的校史的同时,开始和这些在各个角落听《四郎探母》的老兵们做朋友,听他们的故事。
一个叫杨天玉的老兵,山东人,1949年,他的母亲打了一捆柴,要天玉扛着到青岛城里去卖,那一年他16岁。扛着柴走了几天,走到青岛,正巧碰到国民党军队撤退,他说:“糊里糊涂就跟军队到了台湾。”“杨四郎15年没有见到母亲,我娘呢,20年了,也不知道我是死是活,是到哪里去了。”
另外一位姓张的老兵,四川人。后来熟了,才知道他兵籍号码牌上的名字不是他真正的名字。他总是说:“名字啊,不重要,不重要,杨四郎,杨延辉,不是也改了名叫木易吗?”
从历史上来看,《宋史》中有关“杨业”的记录非常简略。杨家将是从宋代以后,依据《宋史·杨业传》的小引,引发出了一套体系庞大的家族悲剧史。这一套民间口述历史,随着不同的时代,附加了当时社会不同的政治禁忌或政策,使杨家将的戏剧一再丰富,成为足以反映民间心事的伟大创作。
关于杨家将中《四郎探母》这一部分的架构,可以看到隐藏着一种胡汉矛盾的基础原型。胡与汉,农业与游牧的民族,因为生产形态的不同,产生了在中国北方长期的冲突,战争也自然成为解决胡汉矛盾的要素。比较温和的时代,则尽量避免战争,改用和亲通婚的政策。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基本原型,在《四郎探母》中被用为戏剧的骨架。
如果《四郎探母》是清代官方的文宣,这种文宣是非常高明的,戏剧创作者抓到了人性的基础,使人有机会超越现实政治的对立关系,从“人”的本性出发,互助互爱,不被团体(胡、汉)的族群分化限制,有更阔大的,也更健康的伦理态度。
在台湾与大陆政治分隔40年后,探亲令下,我在报纸上读到,忽然忆起那些军中的老友,不知道他们是否都在回家探亲的路上,在家乡的老家中长跪地上,或叩首于母亲的灵前,心中仍是那一句:“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后来有一阵子,不知道为什么,《四郎探母》忽然被禁演了。不多久,又解禁了,甚至加上《新四郎探母》这样的名字。我赶去看,看到探母见娘一段,照样痛哭,照样磕头,照样千拜万拜。但是,拜完之后,忽然看到杨四郎面孔冷漠,从袖中拿出一卷什么东西递给母亲,然后告诉母亲:“这是敌营的地图,母亲可率领大军,一举歼灭辽邦。”
我看了大笑,政治的情治单位,无所不用其极。杨四郎的故事没有完,在人被政治扭曲的现实中,杨四郎必须是埋伏的情报员,负有谍报的工作,因此,一出惊天地动鬼神的戏,忽然使人对杨四郎产生了空前的反感。我看到一些刚揉完眼睛的老兵,忽然离座,他们走出剧院,他们走进繁华城市的荒凉夜色中去,他们舞台上的杨四郎已经被政治污染了。
《四郎探母》其实是一出反战的戏,它以人的深情对抗战争、政治的残酷。
四郎要见母亲,是真情;四郎恨辽国,是真情;四郎爱铁镜公主,也是真情;四郎回家,见到元配妻子孟夫人,觉得心如刀割,满是愧疚忏悔,也是真情,杨四郎所有的真情纠结成他现世的矛盾,成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哀伤。人们爱杨四郎,跟着他一起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飞”,是每一个人都暗自觉得自己也有杨四郎同样的矛盾,在现实充满两难的矛盾中,只有更多自哀自叹的自责吧。
(《无关岁月》蒋勋著 译林出版社2012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