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3年05月23日   06 版)

    上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中心

        左玉河在2013年第1期《安徽大学学报》上说,长期以来,学界将北京视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但却忽视了这一时期以梁启超、张东荪为代表的研究系在上海的活动。梁、张认为中国之所以不能如西方那样建立共和政体,主要是中国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即政治革命太快而社会革命太迟。于是他们开始从政治运动转到文化运动层面,他们创办《时事新报》及其副刊《学灯》、《解放与改造》等报刊,组织文化社团,致力于输入新思潮,对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对广大中国民众的思想解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使上海成为北京之外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中心。

    “经济人”假设的不足

        李清华在2013年第2期《中国经济问题》上说,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的经济规律,因此对人性有什么样的假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学。“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对人性的高度概括,是经济学的逻辑前提。但传统经济学对它做了教条化和绝对化的理解,仅仅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静态的、孤立的个人选择,导致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及对现实中人的经济行解释力的疲弱。新古典经济学的症结在于对人性的理解过于单一,没有看到人性是丰富的,并且是在历史中演进着的。因此,经济学必须实现新的转向,从研究既定制度前提下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转向对人类的合作与冲突机制的研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