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新编辑部的故事》在哪里“失足”

    《 文摘报 》( 2013年05月14日   05 版)

        有经典旧作《编辑部的故事》作参照系,《新编辑部的故事》(以下简称《新》)甫一播出,便惨遭网友吐槽,非议之声不断,媒体对之的批评可谓一浪高过一浪。《新》的台词,据说是“金句频出”,但显然匮乏幽默。像现今某些相声一样,搜罗网络语言,追求时尚时髦,主演都像打了鸡血,小品似的夸张表演,耍贫嘴乃刻意为之。新版台词虽信息密集度甚于旧版,几乎涵盖文化、娱乐、民生、经济的方方面面,但如此时尚搞笑的台词背后,显得肤浅浮泛,现实批判苍白,针砭时弊乏力。

        《新》在表演上过于浮夸。用网友的话形容,“神神道道,跟踩了电门似的”。旧版尽管人物也爱发牢骚,但讲故事仍是其主要的呈现方式。但在《新》里,演员肢体动作夸张、顺口溜式对白造作、脸部表情尺度偏大,由于“重口味”手段过度,观众直呼消受不起。有演员还冲着镜头矫揉地来段内心独白。这种模仿舞台剧的表演方式让人难以接受。对此导演的解释是:“一个片子收视率高低不是最主要的,一个片子是不是创新、有营养是我最看重的。”殊不知,如果观众不习惯、不认可,这样的“创新”和“营养”,就像远离价值蕴涵的行为艺术,必将很快寿终就寝。

        总之,不接地气、不聚人气、矫揉愚乐,是《新》招徕较多否定性评价的最根本原因。《新》播映之前原本备受期待,皆因当年担任《编辑部的故事》总策划的郑晓龙亲执导筒。观众曾感动于他早期的《渴望》《北京人在纽约》,以及晚近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金婚》等凸显人文关怀、刻画丰富人性、抒写坎坷人生、呈现底层命运的现实主义创造。纵使涉足古装剧,其《甄嬛传》亦因其对“人”的关注与对“人性”的刻绘而成为宫斗剧创新的一部重要之作。然而,遗憾的是,此番他所执导的《新》剧,却在未及充分准备情状下,便匆匆上马且策马扬鞭一路狂奔,而招致马失前蹄,其可怪也欤。

        (《文艺报》5.8 周思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