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落后国家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重要的是收获了改革红利。不过,在将中国经济推向“黄金十年”的鼎盛后,改革驱动有所式微。继续深化改革已成社会的普遍共识。
首先,通过改革坚守经济增长的成果。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全球化支撑下的工业化。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急剧扩张的速度受到遏制,服务业的比重逐步提高。这远非产业结构的腾笼换鸟,更是经济利益的重新布局。
其次,通过改革激发未来经济活力。在尽可能避免经济增长出现“硬着陆”的前提下,未来改革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激发潜在的增长动力以尽可能延长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时间。不同于10年前的开局,目前中国经济已形成一个高度成熟的GDP举国体制,路径依赖的固化程度和影响远远高于以往。
面对这些新问题,有理论者、经济从业者与政府官员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各自的角度对问题存在的原因与解决办法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派观点:一个是政府派观点,主张强化政府干预;另一个是市场派观点,强调加强市场机制建设。
在政府派看来,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主要是政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致政策设计有漏洞,或者现有政策落实执行不力。
市场派则认为,现存问题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的,人为干预既不能解决现有问题,还可能产生新问题。诚然,在结构改革尚在中途的时期,增强竞争性应是未来中国改革的重要支点。一个投入竞争性市场的国有企业,会比一个主导着有限市场的国企获得更多收益。价格下降、持续的产品质量提升和良好的营销都会吸引人们做出更多消费。这有利于成功的企业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此意义而言,中国改革的路径选择,重新站到十字路口。
(《经济观察报》5.6 史晨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