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郎平的宿命

    《 文摘报 》( 2013年05月04日   06 版)

        四处漂泊却终生为中国女排魂牵梦萦,这就是郎平的宿命。

        53岁的郎平时隔14年再度执掌国家女排帅印。郎平的一生绕不过排球,绕不过曾经带给她荣耀、伤痛、压力、泪水、快乐的中国女排。郎平出生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艰苦的生活条件从小就锻炼了她独立倔强的性格。郎平的父亲酷爱体育,只要有机会,父亲就带着郎平去看比赛。这种对体育的酷爱影响了郎平,少年时代的郎平对排球比赛情有独钟。

        1973年4月,读小学六年级的郎平,经过严格的测试被北京工人体育场业余体校排球班选中。从此,排球就和郎平结缘。当身边的小伙伴逐渐退出枯燥而艰苦的训练,不服输的性格让她坚持了下来。1974年初,郎平升入朝阳中学(现北京陈经纶中学),在学校各种运动队中,她选择了排球队。后来,郎平被选进北京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郎平训练刻苦,经过顽强努力,最终,走进了北京女排,直到进入袁伟民执教的中国女排。

        198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郎平与队友七战全胜,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开启了中国女排“五连冠”时代。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郎平忍受着阑尾炎的疼痛,一路搏杀,最终夺得冠军。“铁榔头”震动了世界体坛,她和美国的海曼、古巴的路易斯被并称为20世纪世界三大扣球手。郎平说:“当时那疼不算什么,我们的口号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郎平这一代老女排球员,至今只有她仍在教练一线。她几乎走遍了全世界,在当今世界女子排坛,郎平是罕见的女性主教练。

        郎平于1985年退役后,就去上学,后来到美国读书。1987年与白帆结婚,1989年到意大利摩迪纳俱乐部打联赛,后来到美国定居,并于1992年拿到美国的绿卡,但未入美国国籍。婚姻的不幸成为郎平永远不愿说出的痛。1995年2月,郎平接手处于低谷的中国女排。当时女儿刚两岁多,需要母亲来带。她说:“我其实也作出了很大的牺牲,愿意承担这个风险。”18个月后,中国女排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1998年,中国女排夺得世锦赛银牌,其间重夺亚洲冠军。

        1999年3月,郎平从中国女排主帅位置上辞职。1999年7月高薪受聘于意大利摩迪纳队任主教练,不久她就率队夺得意大利联赛和杯赛双料冠军及欧洲女排冠军联赛冠军。2002至2003赛季,郎平执教意大利诺瓦拉俱乐部,夺得意大利超级杯和意大利联赛冠军。

        2005年2月郎平任美国女排主教练,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此事在中国引起争议,郎平说她执教美国队,绝对不是为击败中国队。“我是作为一名职业教练,才接受这份工作的,其他什么都改变不了我是一个中国人的事实。”郎平说她执教美国队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国队很需要自己,二是她也需要挣钱养家,在美国的女儿也需要她。而后,郎平率领美国队夺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银牌。    

        为了挣钱供女儿上学和生活,同时陪伴国内的家人,郎平再度归来执教恒大女排。空中楼阁般的恒大,全靠郎平四处“借枪”才能组成“郎之队”。在优秀人才缺失的中国女子排坛,谁还愿意借人给恒大,甚至借给恒大打自己?个中辛苦只有郎平自己知晓。有人说:“哪里有郎平,哪里就有奇迹。”“郎之队”几乎以横扫之势夺取一届联赛冠军。

        为了一个目标,郎平义无反顾。谈到女儿时,郎平脸上充满喜悦,两眼放光。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女儿就是她的一切。面对生活,郎平时常微笑,而且总是那么充满阳光与自信。

        (《北京晚报》4.20 孔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