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那些年,苏联“逼债”了吗

    《 文摘报 》( 2013年04月20日   05 版)

        对于造成所谓的“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苏联逼债说”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可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能够证实“苏联逼债”的存在。

        中国对苏联的债务,主要是军事武器装备进口所致。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借贷3亿美元,这是苏联对华第一笔贷款,其中一半属于攻台急需的海军装备订货。后来因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而搁置。

        朝鲜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急需大量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经与苏联协商,决定双方“共同负担”。而中共建政伊始,无力支付,1950年11月,由周恩来出面同苏联签订贷款协定,规定以1950年10月19日中国出兵抗美援朝为界,此前订货以全价付款,此后以半价付款。

        战争期间,苏联共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23个空军师的装备,绝大部分是半价提供的。中国欠下30亿元人民币。1955年苏军从旅顺撤退时,又移交给中国折价9.8亿元人民币的装备。这些军事欠款,占了中国对苏欠款总额的六成以上。

        第二笔重大对苏债务,是中国在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获得苏联援华的机器设备,而中国则需要向苏联提供其急需的农副产品,乃至矿产原料的援助。但“大跃进”之后,中国无法按贸易合同向苏联交货,在1959年、1960年两年间,遂又欠下25亿卢布的债务。

        自1950年以来,中国向苏联借贷连利息折合人民币共57.43亿元。1960年之前已还33亿元人民币,尚欠苏联总计24.43亿元人民币的债务。

        困难时期的1961年2月,赫鲁晓夫致函毛泽东,表示愿意借给中国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蔗糖,帮中国度过困难。我方接受了50万吨蔗糖。1961年4月双方达成协议:“1960年中方贸易欠款可在5年期间分期归还,中方借用的50万吨蔗糖欠款,可在1967年以前归还,均不计利息。”

        1961年的中国进入了“全面反修”阶段,中国决定加速还款——以后选择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作为粮食进口对象。1965年提前还清了对苏欠款。当年5月11日,《人民日报》自豪地宣布,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

        那么,“逼债”的传言又是怎么出现的呢?1960年,中国向苏联口头提出所欠的“20亿卢布,可能要在5年内还清”时,遭到苏外贸部长的批评,认为中国未与苏联协商就把还债时间确定为“五年”,同时宣布短期内不向中国提供汽油。这一事实受到媒体的渲染,“苏联逼债说”在中国民间泛滥。

        六、七十年代中苏交恶期间,官方论战颇多,但在中共中央致苏共的公开信和政府声明中,从未提到“逼债”一事。其实困难时期,中国每年对苏还债数额,远不及每年对外援助的费用。若要说向苏还债加剧了中国的经济困难,同样不是事实。

        (《羊城晚报》4.15 师铁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