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4月09日 星期二

    卖切糕的年轻人

    《 文摘报 》( 2013年04月09日   02 版)

        切糕,由这种新疆传统食品引发的一起纠纷,此前在网络上掀起舆论狂欢。抛开具体事件的细节与道德评价,远离家乡、沿街售卖“切糕”,至少绝非一份值得羡慕的生活。让我们走进玛仁糖(切糕的传统名称)的故乡喀什,了解玛仁糖的历史与现状,探寻玛仁糖买卖背后的年轻人。

    玛仁糖是童年最甜的记忆

        那年艾尔肯10岁,父亲带着他由喀什出发,坐着长途列车前往15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路很远,一片片戈壁缠绕着一片片土丘。绿皮车厢里,父亲啃着一块冻硬的馕,却递给儿子一块金黄色的糖块。

        糖稀裹着核桃,粘而脆,渗进牙齿的甜让少年安然度过了漫长颠簸。

        63岁的玛仁糖制作者吐尔迪说,这种南疆特有的食品,已有至少数百年的历史。喀什是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交会点、跋涉商队的休整之地。南来北往的旅人还要继续穿越漫漫黄沙、翻过高原雪山,紧实、营养且因糖分丰富而不易腐烂的玛仁糖,是最先要采购的补给物。

    无奈的漂泊

        在艾尔肯眼中,家乡和他一样出身的年轻人有着两种命运:要么在贫瘠的土地里刨食,要么在陌生的城市里漂泊。

        艾尔肯一家6口人,守着三亩薄田,以及一间筢子墙围成的土屋。人多地少,是幅员辽阔的新疆另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现实。2006年,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三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人口约占全疆人口的30%,而GDP仅占全区的8%。

        19岁的艾尔肯离开家乡到天津一家木板制造厂打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重复一个动作要上万次。两年的合约期满后,他投奔了在北京卖切糕的老乡。

        早晨9点,艾尔肯与同伴们骑车到东直门、中央民族大学等地贩卖,午饭吃自带的馕。夜晚9点,相约返回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家,四五个人挤在10平米大小的地下室。

        更让艾尔肯感到失落的是,他们的货物令“城里人”谈之色变——分量足,价格高,小小一块就价钱不菲;另一方面,确实有一部分人强买强卖,破坏了规则,渗入唇齿的香甜只有一个硬邦邦的名子:“切糕”。

    重回建设中的家乡

        2011年,艾尔肯放弃了生意回到家乡。家乡在改变:2010年5月,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大量的援建项目随之进入。

        艾尔肯从北京回到喀什的这一年,恰是新疆首个“民生建设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了22类80项重点民生工程,从增加就业到津贴补助,从医疗救助到兴边富民,直接涉及专项资金462亿元。

        艾尔肯回到了伽师县,在一家建筑公司干起了泥瓦工,一个月挣1500元至2000元,并不比卖切糕多,但这是他漂泊五年后能找到的最好的生活:“至少回家了。” 

        (《东西南北》2013年第四期 范承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