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4月09日 星期二

    中国诗歌体式的演进

    《 文摘报 》( 2013年04月09日   06 版)

        演 讲 人: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演讲题目: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

        《诗经》主要是四个字一句,经过发展,有了南方的《楚辞》。

        (一)以《楚辞》中之第一篇屈原所写的长诗《离骚》为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这里的“兮”字是语助词,相当于今天的“啊”,是发声之词。且“兮”字前后各有六个字,是很长的句法。但《离骚》的这种体式,并没有被后代诗人继承,后代诗人继承的是《楚辞》中《九歌》的体式。如《九歌·少司命》中的句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这种七字一句的体裁影响了后代的诗歌。

        (二)到了东汉,诗歌的体式就发展为,只第一句有“兮”字。以张衡《四愁诗》为例。

        其一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三)到了曹魏时期,曹丕写出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读过此诗就能发现,诗歌的每一句都押韵,这是楚歌的方法。这时候的诗歌体式还没有摆脱楚歌的影响,七言诗并未发展成熟。

        (四)汉朝时期,诗歌又产生了一种新的体式:乐府。

        乐府也有采自民间歌谣的杂言体,但更可注意的是一种以五言为主的体式,如李延年的《佳人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此诗为五字一句,其中“宁不知倾城与倾国”,虽八字一句,但“宁不知”为衬字。这基本就是五言诗了,之后的诗歌继承了这一体式,没有衬字,形成完整的五言体式。

        从《诗经》的四言体式,到《离骚》,再到由《楚歌》形成的各种体裁,《乐府》的五言,及至成熟、完整的五言诗的出现。这便是中国诗歌体式形成发展的大体过程。

        (《光明日报》4.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