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4月09日 星期二

    德国人研究“短寿”产品的秘密

    《 文摘报 》( 2013年04月09日   07 版)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身边的“短寿”产品越来越多。手机、电脑、打印机等现代生活必需的各类小家电,更是隔三差五地出问题,尤其是许多电器刚过保修期就出问题。这往往让人怀疑,厂家是否在产品设计上做了手脚?

        当过25年企业高管的德国人斯特凡·施里德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在互联网上搞了个举报平台,希望各国消费者举报各类家电刚过保修期就出问题的案例。在对约2000个案例进行分析后,他更倾向于认为,种种“短寿”产品的背后,存在无形的“体制缺陷”。

        通过案例分析,他发现日本佳能的多款打印机都有内置打印计数器,达到一定数量后,打印机就会“罢工”并显示“打印头坏了”。一位德国消费者举报说,找维修店,修理费比买一台少不了多少。如果将内置计数器回“0”后就能打印了。还有一种现象是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操作系统不断推陈出新,而每次更新的潜台词是,老机器不能用,要买新的。

        施里德指出,不管是通过技术手段,还是使用劣质部件,企业的目标都是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这不仅产生巨大“电子垃圾”,严重影响环境,每年还给消费者造成高达数百亿欧元的直接损失。施里德表示,他建立举报平台,就是想引起社会对“短寿”产品的关注和思考。现在,电子产品的材料成本不足售价的1/5,而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材料不超过5%。一些关键部件,只要多花几欧分,甚至不增加投入,就能延长使用寿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德国绿党已表示,要针对“短寿”产品,修订电子产品保修期规定。

        (《光明日报》4.2 方祥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