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古部门对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髙家堡镇洞川沟附近的石峁遗址进行调查,发现一处规模巨大的石砌古城。最近,通过对该城址的进一步发掘,可以确认这座古城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完整并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城的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年代在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阶段,是目前所见中国史前时期最大的城址。
学者从历史学角度对这座古城进行考察,可以判定这座古城正是传说中黄帝部族所居住的居邑。
实际上,黄帝在历史上活动的时间不算太早。只不过由于黄帝的后裔周人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之后的华夏族又是以周族为主,融合其它各族形成的,所以华夏族编排的祖先的历史时,自然把黄帝放在首位。其实黄帝与其他几位古帝都是同时代的人物,大致生活在夏代稍前。从这一角度来看待考古学者所发现的石峁古城,就可以看出古城所处的年代与黄帝活动的时间大体相当。
从地域的角度看,黄帝活动在石峁所在的陕北黄土高原是史有明言的。《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崩,葬桥山”,《索隐》引《地理志》说:“桥山在上郡阳周县”。查《汉书·地理志》,其上郡阳周县下确实记有“桥山在南,有黄帝冢”的字样,阳周即今陕北子长县。除此之外,《汉书·地理志》上郡肤施县下还记载其地“有黄帝祠四所”,肤施即今陕西榆林。由此可见,石峁附近的榆林、子长一带都有黄帝的冢墓,还有人们祭祀黄帝的祠堂。
除此之外,黄帝的后裔白狄族人也曾居住在如今的陕北地区,从《左传》诸书的记载看,当时白狄已跨过黄河,活动于与陕北交界的晋西北一带。周族的起源地也是在陕北,把先周族以及早周时期的周人文化与夏商时期陕北地区的考古文化相比较,更能证明周人的根系在陕北黄土高原这一事实。不少考古学者都曾指出陕北夏商时期考古文化(朱开沟文化、李家崖文化)出土器物与先周或早周时期扶风、岐山一带出土器物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一致性,这个看法与我们根据文献得出的结论——周人源于陕北黄帝族,是十分吻合的。
以上说明,石峁古城为黄帝部族所居,是有充分证据的。
(《光明日报》3.25 沈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