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3月19日 星期二

    春季风邪,调经络防头痛

    《 文摘报 》( 2013年03月19日   04 版)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升腾,但不少中老年人会出现头痛症状。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勇博士说,中医认为,真正引发头痛的主要原因是春季风邪。头部是风邪最易侵袭的地方,再加上中老年人气血逐渐衰微,在外邪内困之下,头痛更容易发生。而相应的脏腑出现问题,也会引起不同部位的头痛,如前额头痛,多为胃中积滞壅阻,浊气不下而发为头痛;两侧偏头痛与少阳胆经相关,多为胆郁化火,循经上扰所致。后脑头痛,则是颈项督脉瘀塞不通所致,应该以通达督脉为先。

        如果一到春季就头痛,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不能随便吃止痛药,而应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调理相应的脏腑经络,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前额疼痛

        表现为痛在前额,严重时可连带眉棱骨处疼痛,伴有眼睛不适。前额乃阳明胃经所布之处,该处疼痛多因胃腑积滞壅阻所致,治疗以攻积导滞,浊气下行,则无上逆之变,此乃上病下治。

        可配合点揉脚背上的内庭穴(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用力至感觉到酸胀为度,每日2~3次,每次3分钟,能快速止痛。

        颈后头痛

        后颈头痛连及项背,颈部和背部肌肉发紧,或感觉背部发冷。中医认为,这是督脉瘀塞所致。督脉起于长强,入肾经腰,行于脊柱内,上行入脑。督脉瘀阻不通,精血不能通过督脉的运行濡养颈椎,发为颈后头痛。

        在后背督脉和两旁的膀胱经进行刮疹,能辅助治疗颈后头痛。

        两侧头痛

        头部两侧感觉血管跳痛,甚至引起面肌痉挛,这是胆中郁火上冲所致。多见于三叉神经痛,属于中医“偏头痛”范围。两侧头痛与足少阳胆经有关,肝胆郁火循经上冲头面,火热交蒸,痛不可忍。

        点揉足背足临泣穴 足临泣穴在足背外侧第4、5趾间,趾璞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每次点揉3分钟。在头痛发作前点揉效果好,平时早晚2次点揉有预防发作的作用。

        头顶疼痛

        头顶疼痛反复发作,遇寒加剧,形寒肢冷,常见于高血压患者和情绪易激动者。病因在厥阴,肝脉夹胃,胃受肝疏而和降,其水谷方能排泄有度;寒凝厥阴,肝受寒邪,肝胃不和。

        点揉百会穴(位于头顶,两耳尖连线的中点),每次5分钟,每天2次。一般2天可见效,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全头空痛

        整个头部隐隐作痛,脑中感觉空泛无物,伴有头晕耳鸣。中医认为,“脑为髓海”,若肾经不足,髓海空虚,可引起全头疼痛。若进一步发展,易出现记忆力衰退、老年痴呆症等。

        艾灸太溪穴。正坐,平放足底,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取艾条点燃之后,熏灼太溪穴10分钟,每日1次,持续2周,可缓解全头空痛。

        (《医药养生保健报》3.11 周志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