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3月19日 星期二

    今年文坛“长”势惊人

    《 文摘报 》( 2013年03月19日   05 版)

        才一开春,今年的长篇小说创作已初显丰年气象。一批搁笔数年之久的文坛名家带着最新力作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介绍:《收获》2月号将推出韩少功的长篇小说《日夜书》;3月号拟推出苏童的长篇小说《黄雀记》(暂定名)。他还透露,余华、叶兆言、阿来、残雪等文坛名家也都正在创作或即将完成新的长篇作品。

        就《收获》现有的篇目来看,这批令人期待的长篇小说虽然题材、风格不同,但呈现出某种相似的回归性。

        韩少功早在1980年便以知青题材小说《西望茅草地》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而一举成名,时隔30多年的《日夜书》仍然从知青岁月写起。但程永新认为,韩少功此次的写作发生了两个巨大变化。一是写作的形式发生变化,这个年龄的作家更成熟了,能够更好地用朴素的手法来表达深刻的东西。二是写作的意图,小说不仅描画了一批当初的知青从热血少年到如今临近花甲的种种人生际遇,更将他们的父母和下一代拉进了取景框。“虽然从知青写起,但作家更关心的是当下和未来。”

        相比较于“50后”、“60后”的活跃,“70后”、“80后”在长篇小说创作中稍显沉寂。《收获》今年拟发的长篇小说中,仅有一部透视派出所协警生活的《天体悬浮》(暂定名)来自生于1976年的田耳。程永新说,其实“70后”创作群体中有一批曾写出过优秀作品的小有名气的作家,如朱文颖、叶弥、魏微、金仁顺等。“他们的文学准备已经非常充分,只是可能到了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需要等待一个时间的节点,好的长篇就会出来。”

        (《文汇报》3.11 吴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