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3月19日 星期二

    中石化为何那么“苦”

    《 文摘报 》( 2013年03月19日   01 版)

        傅成玉作为国内第二大石油公司中石化集团的董事长,时常因“央企高福利、分红上缴太少、油价不断涨”等社会热点议题而陷入舆论焦点,日前他以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做客节目时大吐“苦水”。

        他表示,中石化一线员工收入其实非常少,加油员月薪仅1300元。在员工工资方面,国资委有严格监管,不是有钱想发就发。而在谈及“央企上缴红利是否太少”时,他则称,国家在民生上每花100块就有中石化3.3元。此外,傅成玉还表示,中石化目前有106万在职职工,是其他跨国公司的将近10倍。“国有企业的特色首先是承担责任,不能完全像西方那样,经济压力一大就裁员。中石化要改革,但一个人也不能裁。”

        傅成玉此次大吐苦水,究其原因,有专家表示,问题的根本在于政府对于资源性央企的管理不健全,尤其是对资源产品定价系统的不健全。

        例如在人员进出聘用方面,如中石化这样的企业也几乎是自成一体,一个本身就不是市场化的企业要按市场化来管理肯定会爆出很多矛盾。比如,中石化在资源开采上的垄断地位让其没有市场经营压力,但对产品资源价格予以控制也让其挣钱能力低。

        他表示,国企内部开支成本长期不透明造成舆论负面,石油企业过去基本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地方上就是一个小城市。虽然有些员工的工资收入很低,但现在爆料出来一些隐形的职务消费很高,甚至有很多奢侈浪费的情况。总体而言,目前央企的管理还是行政化的管理,站在这个角度上,又要求它按照市场化的路子做好,怎能不“一肚子苦水”?

        (《新京报》3.13钟晶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