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3月19日 星期二

    户籍制度改革收益远大于成本

    《 文摘报 》( 2013年03月19日   06 版)

        以“城乡分割”为根本特征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被认为构筑了城乡居民在实际利益上的不平等。

        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蔡昉认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但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当前我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对促进经济增长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首先,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民变成市民,使之变成了稳定的劳动力,改变我国劳动力减少的现状。

        其次,户籍制度改革让政府在制度上激励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提高人口转移的力度。

        再次,农民工变成市民后,享受各种社会保障,解除了后顾之忧,能够像市民一样消费,可以改善消费需求,使经济增长更加可持续。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收益远大于成本的改革。”蔡昉认为,除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外,户籍制度的改革还能减少社会的风险。

        在路径选择上,蔡昉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一方面尽可能把农民工纳入城市户籍,解决他们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在操作上,应该对能够纳入城市户籍的人定好标准,综合考虑劳动合同签订时间、社会保险缴纳年限、稳定的居所、纳税记录、无犯罪记录等因素,并设计出相应的标准,这条路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户籍制度没有改变之前,应尽可能地让常住人口得到基本公共服务,剥离户籍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关系。

        (《北京青年报》3.13 孙昌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