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3月19日 星期二

    医生“十问部长”的背后

    《 文摘报 》( 2013年03月19日   02 版)

        一则流行短信《医生含泪十问卫生部部长》在全国两会期间引起代表委员的热议,短信直陈基层医疗工作者的困境,如医务人员待遇低、没有职业认同感等问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两会中坦言,自己看过“十问”,百感交集。百姓心目中的高收入群体——医生,真实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

        北京某三甲医院申大夫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次急诊时遇到一位遭遇车祸的病人,经过一番检查,他发现病人没有受伤,于是就让病人安心回家,注意观察。谁知那位病人竟要求申大夫归还5元钱的挂号费,理由是“看了半天没看出啥毛病,这不等于‘白看’了吗?”

        无奈之下,申大夫就把挂号条还给了病人。边上的医生同事看不过去,问:“怎么能还呢,那是你劳动的体现啊!”

        申大夫哭笑不得地说:“五元钱急诊挂号费,医生能得的只有一毛钱,出急诊忙得连厕所都去不了,怎么还有闲工夫跟他‘掰扯’这一毛钱?”他“宽慰”同事说:“没事儿,我下班路上捡个塑料水瓶卖了就赚回来了!”

        北京一家三甲医院院长告诉记者,现在的医疗服务价格大部分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很多情况下不能完全反映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和技术含量。比方说护理,三级医院一级护理每天每床收9元,特级护理每床每天收25元,但实际上医院每床每天的护理成本是91元。类似这样的无保本亏损项目很多。包括手术也是一样,一台全麻手术需要4个医生、2个麻醉师、2个护士,共8个人,手术费有的几百元,有的上千元,但是这些人的劳务成本你说得多少?

        北京市属某三甲医院的一位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自己的收入由两部分组成:医院给的合法收入大约7000多元,灰色收入一般在2000~4000元。灰色收入包括红包和器械提成。红包一般人没有,顶尖的专家才有。

        事实上,医生收入相对偏低的问题已引发了一系列不良后果:首先,医生工作热情和效率降低,部分人离开医生队伍转做医药销售,部分基层和乡村医院空心化。其次,少数医生依赖“灰色收入”,医患矛盾加大。

        针对医生们关于待遇的提问,黄洁夫在全国两会上表示,医生和病人是医改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让医务人员劳有所得,在社会上有应有的地位和尊严,是医疗服务支付体系改革的当务之急。

        (《新华每日电讯》3.15 李舒 周劼人 甘泉 黄艳 李亚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