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3月09日 星期六

    “情感粘连”有时是一种病

    《 文摘报 》( 2013年03月09日   08 版)

        《孩童姿势》获得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该片片名其实是暗示一个孩子遭遇车祸离世的样子。

        剧情很像一些我们熟悉的故事:科妮莉亚的儿子超速驾驶,导致了一个无辜孩子的死亡。科妮莉亚是一个在上流社会有头有脸的人物,为了帮儿子脱罪,她动用自己所有的社会关系,使出浑身解数:威胁办案警察、贿赂现场目击证人、伪造事发时的证词、施展眼泪攻势恳求被害人家庭放过自己的儿子。而另一方面,科妮莉亚是一个有着极强控制欲和占有欲的母亲,多年来,她始终尝试用各种办法掌控自己的儿子,无所不在地渗透进儿子的生活,导致母子关系极为紧张。

        尽管是一部罗马尼亚电影,但《孩童姿势》很容易获得跨地域、跨文化的共鸣,因为它折射了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命题:扭曲、甚至病态的母爱,不仅不令人感动,反而让人窒息。影片结尾没有为整个事件画上句号,但观众都明白,那个已经32岁的儿子,无论脱罪与否,他的人生都早已被剥夺。这种情感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情感粘连”。

        科妮莉亚是一名建筑师。无论对工作还是对儿子,她都有一种旺盛的掌控欲望。儿子已经32岁了,可样样都不让母亲满意。然而,随着儿子开车撞死一名无辜孩子,她突然意识到了这个唯一的存在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科妮莉亚对儿子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从厌恶嫌弃到视若珍宝——在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眼里,这几乎是亲子关系中父母的通病。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郁琴芳告诉记者,在习惯了孩子的存在之后,父母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长、变化和进步,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之后就会把孩子看得卑微甚至一无是处、问题多多、总不能达到父母设定的要求。只有突然发生意外,才能意识到孩子——只是孩子本身——对自己而言是多么重要。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通病?在郁琴芳看来,这关系到父母如何理解家庭教育。很多人以为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有意识、有计划、有想法地对孩子进行培养和塑造,因此他们会给孩子定下目标,以此来衡量孩子的发展。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母比孩子多的只是经历而不是经验,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是陪伴——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曾经有作家给孩子写下这样一句话:你已经给了我这么多乐趣,我感谢你还来不及。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在共同度过的日子里对孩子怀有这样的感激和满足,这是与孩子相处时最健康的态度。

        如何对孩子怀有理性的期望呢?出事之前,科妮莉亚一直苛刻地对待儿子,那是因为作为一名成功人士,她对儿子赋予了巨大的期望;而当儿子即将面临牢狱之灾时,她的母爱被全部激发出来,动用所有力量试图帮儿子脱罪,在这个过程中,她对儿子的期望实际上已经下降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郁琴芳说,其实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是波动的,视不同情况而改变,而这样的期望是不理性的。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应该考虑孩子自身的特点,而不是从家长的愿望出发,不能把家长的愿望变成孩子的愿望。

        像科妮莉亚这样有着强烈占有欲的父母,在罗马尼亚乃至整个东欧国家的上层社会都很常见。在我国不少经济状况良好、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这样的情况同样普遍存在。

        任何阶层、任何家庭都有可能出现控制型的父母,希望掌管孩子的一切,但普通人家常常会因为能力或权力不够而索性放手,而在一些所谓的“上层家庭”,父母控制的手段更强——无论是知识、地位还是经济实力,他们都无所不能。这样的父母对于孩子可能出现的一切状况似乎都有应对的手段,也就更容易掌控孩子,对孩子包办得更多。

        这是一种畸形的爱。这种爱会危害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变得自卑、羞怯、逆反,并且对亲子关系造成长久的损害。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孙时进告诉记者,孩子的一切都被父母掌控和包办,等于没有机会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由此会带来两种可能:要么他的能力越来越弱化;要么他有能力而不得发挥,这种能力就会转变成破坏性力量,对一切阻碍物都充满愤怒。

        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但如何让这种爱超越生理、走向理性,也是每个父母都要学习的功课。

        什么叫超越生理?对于刚出生的孩子,父母——尤其是母亲——会有一种出于本能的爱,想要去抱他亲他,这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然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样的爱应该逐渐让位于理性的爱,不能不断以爱之名控制孩子,削弱孩子成长的力量。父母应该明白,给孩子的越多,对孩子的束缚越大,孩子得到的锻炼机会越少;相反父母管控得越少,孩子得到的成长自由就越多。

        听说儿子出了事,科妮莉亚第一时间冲到警察局。在弄清楚面前站着的是怎样一位名流之后,警察们迅速站到了科妮莉亚这边,为她出谋划策。

        可以想象,在儿子从小到大的过程里,有多少错误就这样被科妮莉亚摆平了,以至于儿子到了32岁,仍然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郁琴芳看来,每个父母都应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教孩子为自己做决定,做选择,同时接受结果,不管这结果是好是坏,都要自己面对和承担。在此过程中父母要做的,是在孩子选择时帮助孩子一起分析,而当孩子面对问题时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再给孩子必要的协助。只有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长大才会具有独立的个性和人格,也能减少很多错误的发生。

        然而,大多数时候,父母们虽然知道这样的道理却在实际生活中背道而驰:我们要求孩子独立思考,却总忙着替他去解决孩子间的纠纷;我们督促孩子负起责任,却总越界去干涉包办;我们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饭,却总是追着孩子喂;我们批评孩子做事没主动性,却天天陪着孩子做作业。

        很多家长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郁琴芳说,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人,父母首先要有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遵守诺言和规则的勇气。她举了个真实的例子:妈妈得到一张可以免费入住五星级酒店一晚的赠券,便和孩子约定,如果期末考试孩子排在班级前五名就带他去。考试成绩出来,孩子考了第六名。妈妈当着孩子的面撕掉了那张赠券。且不说是否应该用奖励来刺激孩子的成绩,在郁琴芳看来,这位妈妈表现出的言出必行是很多家长做不到的。

        她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小学一二年级老师最头疼的一点,就是班上经常有学生请假,一问原因:爸爸妈妈正好有个机会,带着一起去旅游。在家长看来,一二年级功课不紧,回来补上就是了;孩子从旅行中获得的益处比坐在课堂里更多。但在老师看来,一二年级正是孩子培养规则感的时候,要让孩子成为一个遵守规则的人,首先就不能随便请假。孩子无法像父母一样权衡轻重得失,他们看到的就是父母在随意行为:今天要旅行,请假;明天家里有客人来,请假;后天天气好适合踏青,请假。这样的后果,往小里说,是孩子觉得自己作业做了一半去看动画片也是可以的;往大里说,是孩子认为任何规则都是可以变通、打破然后补救的。

        链接

        父母别对孩子“上瘾”

        没有人能否认科妮莉亚对儿子的母爱。但在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孙时进看来,这种扭曲和变态的情感与其说是一种爱,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粘连。

        遗憾的是,在当下的国内,代际间的情感粘连普遍存在,很多父母在以各种方式宣示自己的无处不在。孙时进常常碰到进行心理咨询的母亲,虽然孩子已经工作了,但她们仍然满脑子都是孩子,弄得自己无比焦虑,“孩子回来就高兴,孩子离开就痛苦”。对于这样的母亲,孙时进总是毫不客气地说:“这些事跟你有关系吗?为什么你不多想想自己的事?照这样下去,你和孩子全毁了。”

        孙时进说,真正健全的母爱,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孩子人生的最初三五年里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因为这是孩子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如果这段时间孩子对母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比如母亲常常忙于工作长期无法照看,孩子潜意识里的恐惧感就会转化成极大的不安全感。反过来,父母在此期间花的精力和时间越充足,孩子的安全感越强,将来成为独立个体的可能性越大,越有能力独立面对世界。不过即便是这样的三五年里,母亲给予孩子的爱也应该是理性的,充分但不黏着,这样孩子才能从依恋到独立,而不是从依恋到依赖。

        当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对于父母来说,必须戒除对于孩子的瘾,学会及时放手,不要把自己的需要当成孩子的需要。每个父母都应该清楚,无论是孩子还是自己,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

        (《文汇报》2.22 邵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