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3月02日 星期六

    地拉那如今什么样

    《 文摘报 》( 2013年03月02日   07 版)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机场新建不久,在入境大厅内“欢迎光临山鹰之国”的英文标牌下,一个边检官员喊着“Here!”(这边来!)示意旅客到本地居民的入境通道这边来。

        我举着手里的中国护照问“外国人可以吗?”他却连连摇头。见我怔在那里,他又双手朝左急摆:“No problem!”(没问题!)。我这才猛然想起阿族肢体语言和我们恰好相反。当年中阿两国反目为仇大吵一场,估计就是因为脑袋摆动方向有误,把对方表达的意见彻底搞拧了!

        地拉那不大,四十多万居民,占全国人口的七分之一。全市的中心是Skenderbeg广场,以抗击奥斯曼帝国入侵二十年的民族英雄命名。坐落在广场北端的黄色建筑是国家历史博物馆。馆内专门辟出一大块展区,字字血声声泪,痛诉霍查独裁时期的种种灾难。广场东侧是由前苏联出资援建的文化宫,楼不高,仅三层,但占地巨大,内设歌舞剧院和国立图书馆。这份斯大林赠送的重礼虽然风格略嫌呆板,但也许是该国最为宏伟悦目的建筑了。二战时,意大利人占了一大块用作大使馆,透过窗户俯瞰阿国首府的心脏,回想昔日雄霸一方的碎梦。

        往南穿过几栋政府大楼、跨过细如沟渠的拉那河,左侧便是内涵和面目同样可憎的Pyramid(金字塔)。这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建筑是霍查纪念馆,由其女儿和女婿张罗建成,外形类似巴黎罗浮宫外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设计者也许借此暗示霍查留学法国的背景。这座全国最昂贵的建筑,如今或是闲置或是改建,显得破败不堪。

        继续前行就是总理府,隔街相望的四层红色大楼曾是劳动党中央大厦,现在仍然是政府要害部门的所在地。过街拐过此楼右行不远,可看一眼霍查的故居。这是一栋约有1500平方建筑面积的独立别墅,前楼二层后楼三层,外带一个不大的花园,外表朴实无华。

        在地拉那大学,同三个大学生聊了很久。我说,地拉那物价便宜,机场大巴不到2欧,一顿意式晚餐7欧,和中国相当。一位来自北方的学生说,他父亲是消防员,每月只挣180欧,生活十分拮据。为了让他念大学,母亲不得不卖血凑钱。要想考试及格,就得私下给老师塞钱,不给钱不及格。

        顺着大街回走,自问天下之大,何必来此一游?心想,多半为了四十年前的那段中阿蜜月和那首传唱一时的老歌“英雄的阿尔巴尼亚,我亲密的同志和弟兄”。如今断了外援的阿尔巴尼亚仍然是欧洲最穷的国家,饥渴困顿中盼望跃入欧盟这只羊栏,但欧盟的栏杆很高,还得苦练腿劲。夜幕下的地拉那市中心灯火阑珊,一片昏黑。满街的汽车亮着大灯,黑暗中前面的道路还是光明的。

        (《世界博览》2013年第4期 柏代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