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官媒的传播节奏、表达方式让老百姓觉得不解渴,他们期待与高层领导更近些,看得更清些,这也是“学习粉丝团”之类自媒体吸引眼球的原因之一。
张洪铭觉得“有点害怕”,“学习粉丝团”走红后,各路人士都想揭一揭他的神秘面纱。自从2月9日美联社率先曝光了他的真容,国内媒体记者们千方百计想约他“聊一聊”。飙升到97万的粉丝量、媒体的围追堵截,让张洪铭“压力山大”。
“习大大”走红
“学习粉丝团”始发于2012年11月21日(张洪铭在人民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等平台均开设了微博)。他的出发点是:如今很多国外领导人都有网络粉丝团,中国领导人也应该有。
张洪铭发布的关于习近平的照片,主要显示了这位中国新领导人“平易近人”的一面。起初,他亲切地称习总为“咱们家平平”。在微博运行了一个月后,“学习粉丝团”开始用“习大大”替代“习总”的官方说法,相应地,彭丽媛是“彭妈妈”,习近平的母亲齐心是“齐奶奶”。新鲜的叫法,如今已经成为网络热词。
张洪铭在2012年12月上旬通过微博播报习近平南方视察动态的时候,还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但他独特的资讯形式已经开始显山露水:12月10日下午,习近平从惠州考察回广州,当晚“学习粉丝团”就发博:“此次出行随和低调,无封路。轻车简出,没有大批随从,前后各两辆警用摩托车带路,两辆中巴,一辆越野车。低调,赞一个!”
真正的高潮从张洪铭关注习近平甘肃行开始。这个草根追星微博步步紧随,从戈壁空军基地,到兰州菜市场、老人院,再到文化产业园,有图有真相,令人惊叹。
从“学习粉丝团”家常化的播报,网友们看到了传统媒体中看不到的一面,比如习近平想去吃凉面,可是凉面馆门口人山人海的围观,钻不进去,也就没去;比如习近平搀着村妇的手走在乡间小道上。
张洪铭的“剧透”神功让关注者暴涨到30多万人,为此他很激动;同时也招来了中外的好奇和疑问:这是纯粹习粉个人所为,还是一个团队操作,又或是官方假借公民的身份做宣传?那些近距离照片和内幕资讯发布,让人怀疑博主就是习总的身边人,不然,没有高层默许怎么发得出来?
2月5日,张洪铭第一次发表澄清:一、自己是普通上班族,不是党员也不是官员,与习总没有半点关系。二、图片和信息来源有些来自网上,有些是当地粉丝提供。三、微博没有团队操作,全是自己在维护;四、没有受到官方或警方压力……
料从何来?
确实,“学习粉丝团”的曝料让更多网友看到了习近平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习大大年轻时抽什么烟?一张老照片显示:他当年简单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包烟,“这烟不带过滤嘴,不是锡纸包装的香烟,是石家庄市烟厂生产的荷花牌香烟,当时卖几毛钱一盒。
看什么电影?“习大大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想看电影,不过他比较喜欢看美国战争题材的电影。比如《拯救大兵瑞恩》是习大大最喜欢的战争片之一。”
读什么报纸?一张近期的照片显示,习大大正阅读新华社的《新华每日电讯》,也看过《南都周刊》。除了发布习近平各个时期办公与考察时的照片,“学习粉丝团”还刊登了习近平及其家庭的早期合影,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张洪铭解释,“学习粉丝团”发布的照片都不是自己拍的,九成以上都是他在网上找到后转发的,有一些是网友通过私信供稿——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老百姓容易拍摄到习总的照片,还有一些是习近平所到之处的媒体传来,自己只是把网上的照片尽可能地汇集起来。像习近平在兰州菜市场询问菜价的照片,就是从五泉街道官方微博上转发的。
有一名媒体从业人员披露,习近平在兰州考察期间,“学习粉丝团”曾给该媒体人员发了32条私信,希望了解习总到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并获得一些照片。
“学习粉丝团”火了之后,这个平台就显得更加特别,更多的人则主动向他提供素材。微博名为“陈强微博”的博主称,1990年春,即将卸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到闽东各县和干部群众道别。当时自己作为福建日报的随行记者,用自带的理光相机为时年37岁的习总拍下了一张穿中山装的照片。发布照片的同时,他@了“学习粉丝团”,得到转发。
如此可见,“学习粉丝团”能获得那么多老照片也就不再稀奇,连退伍中南海卫士也是他的信源。2月14日这天,张洪铭贴了一张习近平和彭丽媛的旧照。如果你细心上网搜索,则会发现,微博上也有彭丽媛的粉丝发布过其他类似的合影。
期待与领导更近些
传统官媒的传播节奏、表达方式让老百姓觉得不解渴,他们期待与高层领导更近些,看得更清些,这也是“学习粉丝团”之类自媒体吸引眼球的原因之一。
习近平南方视察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央视新闻”就推荐了网民拍摄的总书记行程“微镜头”,称这组镜头虽没有好的角度,但真真切切来自百姓,“是带有温度的记录”。小年夜这天,《新闻联播》播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探访棚户居民时,一个光屁股小孩从橱柜钻出的镜头居然没被删掉,让人们津津乐道。
“学习粉丝团”并非民间中共领导人粉丝团的先例。此前,胡锦涛、温家宝的粉丝们就自称“什锦八宝饭”,他们活跃在各大论坛。
张洪铭简况
张洪铭,1985年11月出生,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人。12岁那年,父亲因为矿难,不幸去世。
高中毕业后,张考上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读了一年,感觉看不到前途,而且家里经济负担越发沉重,便于2008年6月跟随父母一起在外打工。
张洪铭现供职于无锡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月收入2000多块钱。他提供给美联社的照片是在租的房子里拍的,10来平方米的房子,月租180元。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椅子外,还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也是张最珍贵的东西。
(《新民周刊》2013年第7期 邵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