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2月23日 星期六

    在太空舱中种地

    《 文摘报 》( 2013年02月23日   03 版)

        如何对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提供保障?目前人们所能想到的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自带所需物资。这种方法成本很高,升空的时候要携带大量生活必需品,返航的时候要携带粪便和其他生活垃圾。第二种方法是就地取材,在外星上获得物资。这种方法对所需的技术要求很高,目前还没有什么实际进展。第三种方法则是:受控生态生保系统。

        开展长时间、远距离和多乘员的载人深空探测和外星移民与开发,是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建立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是解决其生命保障问题的根本途径。所谓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其实就是一个封闭的“太空农场”。在这个“农场”中,航天员的大小便和部分生活垃圾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发酵之后,可以作为植物的肥料。植物可以直接作为航天员的素食,也可以作为“农场”中动物的饲料,这些动物则可以成为航天员的肉食。更为重要的是,植物还可以为航天员和动物提供所需的氧气,而航天员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则可被植物吸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植物吸收航天员的尿液后,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把尿液部分转化为水蒸气,冷凝后就可以成为干净的饮用水。

        从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可以看出,在理想状态下,未来的太空旅行不需要携带太多的饮食,只需要携带一些植物种子和不同性别的动物幼体,另加少量的应急饮水和食物,就可以在太空中长期漫游了。当然,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的相关技术不仅适用于太空舱,也适用于外星基地。

        近几十年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一直没有间断过对太空农场可行性的研究。1994年,我国在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不久就开始了太空农场的相关研究工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逐步建成了受控生态生命保障技术实验室。在经过多次成功的植物密闭试验后,我国首次让试乘员于2012年11月进入密闭的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并于2012年12月1日顺利出舱,圆满完成了在密闭试验舱内为期30天的科学试验。

        如果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技术发展成熟,那么人类就有希望未来在月球或是火星上,人工构造一个“小地球”,第一批外星移民可能在50年内出现。

        (《新民晚报》1.25 阿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