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

    公务车目录为何难落地

    《 文摘报 》( 2013年02月19日   01 版)

      广州市长带头坐广汽传祺轿车,深圳市委书记每天开比亚迪E6上下班,甘肃省委常委要求公车采购自主品牌……领导带头乘坐和购买自主品牌车型,在近期有了不少实质性的动作。     

      事实上,在2012年2月出台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入选的412款车型均为自主品牌。不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工信部的细则发布后,一直处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状态,各地公务车采购中唱主角的依然是奥迪、雅阁等合资品牌车。 

      “《目录》难以落地实施的重要原因,是来自跨国车企压力。”对此,业内有关专家表示,合资品牌车企对《目录》纷纷抵制,认为其过于偏向自主品牌;同时,国际舆论也可能对这种做法提出质疑,甚至可能因此出台相应的经济制裁措施。 

      数据显示,在2010年以前,国内公务用车对合资品牌车型的采购量占到近九成,自主品牌基本无缘公务车市场。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在其提案中表示,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已达200多万辆。正是这庞大的市场,引发了公务车的选型之争。 

      对此,长城汽车则表示,自主品牌能不能成为公务用车的门槛,并不在于《目录》能否顺利实施,而在于政府官员的心态。“如果一定要搞形象、讲面子、比排场,他们当然不愿意选择自主品牌。”

      事实上,寄望合资品牌马上退出公务车市场也并不现实。业内专家表示,无论《目录》能否在近期实施,公务用车采购自主品牌都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但是也不能急于求成,应该是在车辆更新时换购自主品牌车型,而不是直接淘汰,否则又会造成新的浪费。

      (《北京青年报》2.8 陈筱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