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爸”最看不惯的,是总把孩子抱在手里的“熊爸”,“如果我的教育方式传播出去,让10%的家长对孩子严格一点,10%的家长溺爱少一点,能影响到20%的人,抛砖引玉的目的就达到了”。
1月2日中午12点,南京新街口地铁,一位留着“小兵张嘎”头、不足5岁的小男孩,拉住一位路人:“阿姨,买份报吧!今天新闻可不少,不能闯黄灯啦……”
这个小男孩,便是去年因一段在零下13摄氏度的雪地中裸跑的视频而出名的“裸跑弟”多多,他的爸爸,正是“严酷”训练儿子而被网友称的“鹰爸”。
“鹰爸”不断炒作自己的质疑近来从未停止。然而,当记者走近“鹰爸”父子几天的日常生活时,“鹰爸”由衷地说:“媒体能不能不要老盯着那些奇怪好玩的,而是全面关注一下我的教育探索?”
“鹰爸”名叫何烈胜,是一位拥有十几亿元规模生意的企业经营者,曾当过10年教师。说话时,他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口气却十分坚定。
多多的另一身份,是南京市中小学生学习力研训中心的研究对象。研训中心采用了全市独一无二的上学方式,中心主任谷力说:“多多注定要一直当个特殊的孩子。无论探索成功与否,都会给后来者以启示。”
什么是鹰式教育
“鹰爸”解释,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老鹰会狠心把它赶下山崖。当幼鹰往谷底下坠时,会拼命拍打翅膀阻止自己继续下坠,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飞翔本领。要说鹰式教育的极端,则体现在对“断崖”环境的塑造和选择,更体现在家长内心的忍耐和对孩子所谓痛苦的承受。但遵从孩子内心诉求,从不采取暴力。
“这仅是核心。鹰式教育包含了健商、智商、情商、财商、德商、逆商、胆商的‘七商’训练,内容丰富。比如德商,又有孝顺、爱心、尊重、正直和宽容训练。”
“鹰爸”最看不惯的,是总把孩子抱在手里的“熊爸”,“如果我的教育方式传播出去,让10%的家长对孩子严格一点,10%的家长溺爱少一点,能影响到20%的人,抛砖引玉的目的就达到了”。
“鹰爸”希望儿子以后成为这样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和财富自由。
多多见人不怕生,会很有礼貌地打招呼,然后拉着你玩。
第一次去他家里采访,他踩着小凳去拿饼干。然后,逐一分给大家,最后才给自己。
“你最喜欢做什么?”“玩。”“你喜欢上小学还是幼儿园?”“幼儿园。”“爸爸让你在雪地上跑步,你冷不冷?”“阿姨,你说冷不冷?”“你知道去爬富士山是为了什么吗?”“锻炼身体!我以前就爬紫金山的。你可以去看网上那段视频。”“你元旦去卖报感觉怎么样?”“累死了。你要买份报吗?一块钱一份。”再问就不回答了,全神贯注地进入了动画片世界。
看完后,他就在屋里跑个不停,因为学了“跆拳道”,还拉着人要“比武”。
“鹰爸”这一年挺纠结
说起网上流传的那篇《开学一月摧毁六年教育观》,“鹰爸”叹了口气:“我太赞同了。”
在“鹰爸”的观念里,学习成绩不名列前茅,一点关系也没有,哪怕只有六七十分,但孩子的综合素质高更重要,“我不是培养应试的精英”。
然而他发现,尽管和其他学校相比,这所国际学校已相当重视综合素质教育,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们还是不得不应付各种考试卷。
另一方面,他又承认:“毕竟学校是大众化教育,要兼顾大家。当前中国最公平的依然是考试。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我强烈呼吁,国家应更加重视智力超前孩子的精英教育。我没说让多多10岁上清华,但觉得按照我的教育方式,小学课程一年能学完,初中高中三四年能学完。”
“鹰爸”的另一个烦恼,来自妻子和家人与他教育观念的冲突。
“我和妻子吵架99%是为了孩子,观念几乎天壤之别,到了差点要离婚的地步!”
“鹰爸”说,妻子在女性中算得上十分温柔,娇惯孩子,让自己的理念无法完全施展。“连我让孩子使用筷子,锻炼他的手指和大脑,也被家里人常给他勺子而破坏。难道,用个筷子也会伤害他吗?”
然而,“鹰妈”也委屈。“他的教育理念不错,就是对孩子要求太超前、太严格了!”她说着摇起头。
她说,雪地跑步那次,自己就在边上却没法阻止,因为挡15秒,他爸就会让孩子在雪地里多站15秒,孩子更遭罪!不如喊着“多多加油”让他跑完算了。
对妻子和自己的分歧,“鹰爸”说,好比一个球,我在前面打气,她在后面泄气,球的形状没那么好了,但好歹也算是个球吧。
记者观察,多多的确在妈妈面前“不那么听话”。那天,妈妈正在开车,他坐后面玩手机,妈妈数着“一二三把手机给我”,他就是不给,妈妈无奈重新数起。
“鹰爸”教育,可以复制吗
“多多,你恨爸爸吗?”“恨过。”
随后,小家伙立刻对记者“警觉”起来:“你会忘记这话吧。”
“鹰爸”听说后笑笑:“小孩的爱和恨其实很模糊。”他说起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六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年被寄养在亲戚家,亲戚对他的严格训练超乎想象:每天雷打不动地早上6点晨跑、练珠算、写大字、画画。“当时觉得好累,对亲戚恨得要命。可我成年以后,最感激这位亲戚。晨跑锻炼体质,珠算训练大脑,写大字训练注意力。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那段经历让我受益无穷!”
“鹰爸”为多多制定的未来规划,是当一名企业家。这一点,似乎得到了孩子的认同。问起“长大后想做什么”,多多说:“当企业家,赚很多钱,还能帮别人。”
“鹰爸”已为此做了很多准备。比如这次街头卖报。他拿出一本记账本,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每份报纸,价格1元,成本0.7元,利润0.3元,一共100份,利润30元。那天的另一个收获,是多多饿到两点才吃,让有时不好好吃饭的他知道“吃饭不容易”。孩子对这些训练似懂非懂,只知皮毛,“鹰爸”不以为意:“知识需要传承,我现在教给他10句话,他能听懂一句,我就很满意了。广种薄收,潜移默化。”
“鹰爸”想好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多多10岁之前,会严格按照我的规划行进,家长是教练;10岁到16岁,我作为参谋长,允许多多独立思想介入;16岁以后多多将以他的思想决定他的行为,我只是顾问;20岁以后,我成为观众,为他喝彩,为他疗伤。
谷力说:“鹰爸为孩子花了那么多精力,十分执着,难能可贵。方法值得借鉴,但不适合每个孩子。”
根据谷力观察,多多是位机灵、话不多、动手能力强、擅长体育、注意力持久的孩子。在同龄孩子中,综合能力较高。目前特殊的教育方式,需在家长、学校和专家等各方有效配合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切忌“以考分论英雄”。
专家给“鹰爸”的建议是,争取发展孩子的独立兴趣。对孩子严格教育有助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但要避免孩子服从中埋下仇恨的种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比如当他完成任务后,抱抱他、亲亲他。”
“鹰爸”说,自己也在摸索,战术上也许有失误,但战略正确。希望更多人有选择地参考,因为未来社会需要有毅力、能担当的人。他一位朋友受到启发,从以前天天汽车接送4岁孩子上幼儿园,到每天陪孩子走一小时,开始孩子不适应,现在孩子体质明显增强。
多多所在小学的外籍校长保罗认为:“每位父亲都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哪种方法最好?适合自己孩子的最好。“鹰爸”没有触犯法律,通过挑战孩子体能极限的方式锻炼孩子的身体和意志,孩子也能坚持下来,就无可厚非。目前看来,多多性格也很阳光。”
不过,保罗更希望包括“鹰爸”在内的家长都思考两个问题:“你的孩子开心吗?他是不是真正学会了做自己?”
(《解放日报》1.14 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