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1月22日 星期二

    在解放思想中释放改革动力

    《 文摘报 》( 2013年01月22日   06 版)

        回望中国改革史,每一波改革都源于背后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推倒了各种阻挡改革前行的障碍,解放了生产力,松绑了被束缚的人性,激活了人们的创造热情。

        最初改革所以能启动,源于自上而下改变现状的共识,这种共识就是改革最大的动力。十年“文革”,把国家折腾得精疲力竭,百废待兴,百乱待平,人心待收,从官方到民间每个阶层都厌倦了斗争、贫穷和混乱。这种自上而下改变现状的人心,就是启动中国改革的第一推动力。

        再看第二次思想解放。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趋向保守,市场经济的发展遇到了观念和现实障碍。这一阶段改革的动力来自三方面:民众致富的欲望,资本创富的冲动,开放带来的外界压力——可这些都被“姓资姓社”的观念魔咒束缚着。第三代领导集体接过改革的衣钵,进一步冲破了“唯公有制论”,在边缘戴着镣铐跳舞的诸种资本被解放出来,民众开始全面分享改革带来的红利。

        昔日的改革动力,今天依旧存在,比如民众的诉求,资本的创富冲动,还有外部世界的压力。可变化了的改革参数是越来越大的阻力。今天的改革动力来自哪里呢?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在我们的语境中,很多人对“改革”这个词一直有一种认知误区,似乎它设置了一个改革者,一群被改革对象。少数掌权者是改革者,作为多数的民众是被改革的对象——这样的改革格局下,一群人改另一群人,必然会走向“改革到官为止”的死胡同,很容易使改革成为一个自闭的系统。只有当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动力的源泉,改革获得一种来自异体的力量,才会摆脱渐而不进的僵局。

        民众不能当改革的旁观者。让每个公民都成为改革者,就是通过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地还权于民,理清执政党、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将政府权力置于民众的监督下,让民众参与决策,参与立法,让民意的分量在决策中占更高的权重。

        (《中国青年报》1.14 曹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