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1月22日 星期二

    虚假“环评”催生制度改革

    《 文摘报 》( 2013年01月22日   01 版)

        国家环保部1月5日通报的“黑名单”中,包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内,全国88家环评机构受到处罚或批评。其中,有些机构在环评过程中出现了“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借用外单位人员作为环评专职技术人员”的问题。

        在民间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发起人冯永锋看来,很多环评报告都或多或少存在造假问题,并且,“环评造假是多方面的”。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编制环评报告所投入的工作量往往不足。据他所知,一个环评项目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有些环评报告几乎是在一个下午编制而成的。有的抄袭之严重,甚至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动。

        “相比来讲,环评报告书的公众参与部分,造假现象更为严重。”冯永锋表示。有的环评机构在进行公众参与调查时,总是先问“你同不同意××项目的建设”。如果不同意,调查人员转身就走;如果同意的话,才发放调查问卷,同时送点牙膏之类的小礼品。  

        环评报告中,公众参与部分的造假现象之所以十分泛滥,在民间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看来,很大程度上源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不够公开透明。环评报告书在正式出炉后,哪怕已经被相关环保部门审核通过,公众依然很难见到它的全本。 

        “公众与建设项目的利益切身相关,却被撇在建设项目之外,没有知情、参与、决策的权力,”冯永锋说,“这是很恐怖的事。”

        因此,要破解这一难题,还需从环评制度本身着手。在西方,整个环评过程是完全公开的,利益的各方都能参与博弈,而中国的环评过程相对封闭。 

        (《中国青年报》1.16宣金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