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重境界:心中有“本”,此谓“存”本。
不读书,不学习,脑袋空空,你让他去照本宣科,甚至让他去照样画葫芦,他都束手无策。这是很糟糕的,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常识性的“本本”,经典性的“本本”,是每个干部的智库必备。
第二重境界:眼前无“本”,此谓“鉴”本。
孟子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本主义之所以为人不齿,过错不在“本本”,而在于抱着“本本”不放、一言一行无限上纲的“本本主义者”。
眼前无“本”,本质上是“鉴”本。它是对“本本”的扬弃,是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又与时俱进的“借鉴”与“选择”。
第三重境界:足下生“本”,此谓“创”本。
中国传统文化论仕,论及人生的社会价值,当以“三立”(也称“三不朽”)为极致。语见《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立言,化用在此,可看作是“本本”的第三境界。有了理论武装——心中存储知本;有了实践锻炼——生活中积累资本;接下来的一“本”,自然就是活学活用、化学为用,由破而立、由鉴而创的“智本”生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智慧选择,智慧开创的一条发展之路。
(《学习时报》1.7 凌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