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是我国当代作家曲波以其解放前在东北的剿匪战斗经历为素材而创作的,该小说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那么,这部红色文学经典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其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剿匪在林海雪原
曲波(1923-2002)出生在山东龙口市枣林庄的一个贫农家庭。他自幼酷爱文学,17岁入伍后,他又阅读了许多新文学作品,这为他以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5年,曲波随部队奔赴东北,很快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牡丹江军区第二团副政委。当时,东北境内土匪活动猖撅,对我党在此建立民主政权构成严重威胁。为此,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作出了剿灭匪患的决定。
1946年冬,新婚第二天的曲波,便奉命率部深入牡丹江一带的深山密林执行剿匪任务。其时,他所面对的顽敌是盘踞在威虎山的国民党保安旅长座山雕(张乐山)匪帮。但威虎山工事复杂,不宜强攻,侦察排长杨子荣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由他装扮成土匪打进威虎山内部,争取座山雕的信任,以配合主力部队里应外合全歼之。经过反复研究,曲波同意了杨子荣的设想,并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杨子荣不负众望,很快便打入匪帮,并取得了座山雕的信任。后来,在杨子荣的内应下,主力部队顺利地攻入威虎山,一举活捉了座山雕等25个土匪。1947年2月23日,杨子荣在追歼顽匪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仅30岁。
写小说缅怀战友
1948年11月,曲波在辽沈战役中身负重伤,出院后,他成了跛脚残疾人。在此情况下,曲波转业到齐齐哈尔机车车辆制造厂担任党委书记兼副厂长。
当时,曲波的工作职责之一是通过讲话和作报告鼓舞职工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而奋斗。他讲的先烈战友们的英雄事迹收效颇好,往往使听者深受感染。久而久之,他便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能否写成几本书呢!那样传颂得不是更广吗?”
从此,曲波就利用业余时间偷偷地写作。然而,当小说初稿完成了前三章大约15万字时,曲波痛感自己的文字不能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遂一气之下将原稿烧了。过后,他又认真构思,从头写起。当写到杨子荣壮烈牺牲的那一章时,他流泪了。经过反复斟酌,曲波最后舍弃了这段真实的经历,他改让杨子荣“活”了下来,又和“少剑波”一起投入到了新的革命斗争中去。1956年8月,40万字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荡匪记》创作完成。
积压稿中出佳作
小说稿写成后,曲波将其投到了作家出版社。当时,作家出版社每年收到的长篇小说稿件堆积如山。有一天,年轻的编辑龙世辉从积压了很久的稿件中看到了“林海雪原荡匪记”的书名,读完原稿,龙世辉为发现了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而兴奋不已。
此后,龙世辉约见曲波详谈了他对小说稿的意见。回到家里,曲波根据龙世辉的意见,对初稿作了精心的修改,并把少剑波和白茹的爱情故事扩写了两章。龙世辉看后,仍不太满意。在曲波的请托下,龙世辉对小说进行了修改,有的章节几乎重新改写了一遍。历时3个多月,小说最终定稿,并改名为《林海雪原》。
1957年9月,《林海雪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该小说出版后,立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指责《林海雪原》中的“少剑波雪夜萌情心”等章节有小资产阶级情调,曲波因此而遭批挨斗,甚至连累龙世辉也受处分。1969年6月27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休息室亲切地接见了曲波,勉励他说:“你只读过六年小学,家里又穷,参军后坚持自学,业余时间搞创作。你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党培养的结果。你要清醒地认识到,《林海雪原》只是你的起点,不是终点;《林海雪原》只是你创作水平的基点,不是高点。你要多学习,多创作,写得更好!”周总理的这番话,使身处逆境的曲波备受鼓舞。此后,他奋发努力,创作了很多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
(《党史博采》2012年第12期 熊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