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2012年十大关键词

    《 文摘报 》( 2012年12月29日   01 版)

        在即将结束的2012年里,国际国内、现实网络都发生了许多大事,让我们进行一下梳理,重温2012年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感悟。

    十八大

        钓鱼岛你幸福吗香 港北京暴雨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好声音莫 言2012江南Style

        十八大的第一个关键词当然是改革。“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李克强说,“不干可能不犯错误,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第二个关键词是反腐。习近平指出,“打铁还须自身硬”。中共十年反腐,斩落省部级贪官近百人。

        第三个关键词是民生。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四个关键词是生态文明,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特别提出,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大会提到最多的词还是“人民”。习近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奋斗目标。

    钓鱼岛

        今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演说时宣称,为“守卫日本领土”,东京将计划“购买”钓鱼岛。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一颗定时炸弹终于引爆。

        但是这一次,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严重低估了事态的严重性和中国的“保钓”决心:8月15日,香港保钓船载着14名保钓人士成功抵达钓鱼岛海域,7人登岛宣示主权;8月中旬,多地民众自发进行反日游行,抵制日货,取消赴日旅游。

        央视评论,不要让狭隘民族主义淹没理性声音。新华社撰文指出,从头到尾,“购岛”都是一场闹剧,它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它也是一场赌博,以钓鱼岛问题作为选举的筹码,却把中日两国关系逼到了危险的边缘。

    你幸福吗

        你或许不记得央视《走基层·百姓心声》这一档特别节目,但出自这档节目里的一个街头随访的问题“你幸福吗?”毫无疑问是年度语录之一。

        其实,“你幸福吗?”是个简单的问题,受访者的回复则构成了鲜活的中国众生相,那些神级回复“我姓曾”、“我耳朵不好”以及“城管来了”都没有正面回答幸福与否的问题,但这种回避从侧面表明了自己幸福感有限。

        央视的提问代表着一种关注,那些千奇百怪的回复没有经过剪辑得以播出意味着一种真实,是一种进步。而实现幸福的必经之路,是把关注转化为行动。

    香 港

        今年是香港回归15周年和特首换届。

        2012年3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梁振英当选第四任行政长官。在随后宣布的梁振英政纲中,基本以民生政策为主,在内地孕妇赴港生子和国民教育问题上,最后都找到了理性并具体的解决方案。

        无论如何,香港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与内地的经贸、文化、社会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北京暴雨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79人罹难。

        当天,北京平均降水量170毫米,1.6万平方公里、190万人受灾,重灾区房山区出现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CCTV《新闻1+1》逐一念出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人民日报》登出遇难者的详细信息。

        广渠门桥下,车主丁志健之死无疑是对城市管理者失职最沉痛的拷问。暴雨中也有人性光芒,152名农民工在京港澳高速南岗洼路段用救生圈和麻绳救出200名被困者,“望京爱心车队”自发去首都机场免费接人,许多商家免费为受灾者提供食宿。

        暴雨冲刷出中国现代化的短板,亦给中国人带来一场人性洗礼。

    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在央视悄然播出后,即引起广泛热议,受关注度超越所有热播电视剧。随之而来的,则是“舌尖体”的走红。

        《舌尖上的中国》为何火?除了选材好、故事好、制作精良,更主要的是,该片讲的是中国人祖祖辈辈的传承,家乡的风味,家庭的温情。

        节目从原料最原始的来源开始讲起,体现出了制作这些美食的很多劳动者的艰辛,令人感动,戳中泪点。

    中国好声音

        2012年夏天,大家不约而同都在讨论《中国好声音》。

        自2012年7月13日开播以来,《中国好声音》以第一期1.5%的收视数据高开,到了9月30日,更是创下6.109%的收视奇迹,浙江卫视宣称:播出两周就已收回这档节目的制作成本。没有海选、没有投票、没有晋级、没有排名……声音是唯一的判断标准,在“选秀已死”的年代,定位在“大型励志类专业音乐评论节目”的《中国好声音》成为2012年中国电视节目的榜样。

    莫 言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直接引发了中国公众对“严肃”或“高雅”文学的狂热。莫言的作品都成了热门读物。人们分享着喜悦,让人纠结的“诺贝尔情结”由此化解。

        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观点是:莫言的获奖,从文学上讲,标志着中国文学终于跻身世界文学强国之林,而从更为宏观的国家叙事角度看,则是吹响了中国大国崛起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它甚至宣告了中国开始进入向世界输出价值观的新阶段。

    2012

        1月9日,美国宇航局在官方网站上公开声明: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

        科学家针对神秘的玛雅预言为普通大众进行了科学的解读:这只是电影《2012》的虚构剧情,根本不会有此类事情发生。“2012年不会发生任何毁灭性的灾难。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星球已经安稳度过了40亿年,而且全世界的科学家都知道,2012年地球没有任何威胁。”

    江南Style

        86天,两破吉尼斯纪录、超4亿点击量、35个国家榜单排行榜冠军。一位韩国34岁的胖大叔PSY(鸟叔)正以疯狂的速度传播……

        一首神曲全球流行,必定触动了人类的基本情感。是什么呢?就是屌丝精神。屌丝精神正席卷全球而成为某种普世情怀:面对现实,你要乐观,至少可以恶搞一下。

        (《新周刊》2012年第24期 肖锋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