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河南郑州一座立交桥下,农民工刘红卫在露宿20多天之后身亡。12月12日,又一名中年农民工在该市路边坐了三天三夜后身亡。
从不断披露的新闻事实看,城市并非完全无动于衷。如现场目击者所言,120来了,110也来了,民政局救助站也来了。不仅如此,这个城市还有很多善良的普通人,一瓶热水、一件棉衣,为这些农民工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方方面面似乎都尽力了,尽责了,然而这些救助并没能挽回他们的生命。
实际上,悲剧的背后,是这一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艰难挣扎。对农民工来说,城市的“屋顶”太昂贵,很多农民工进城后无落脚之处,使得其抗风险能力太过单薄,一点风寒袭来,即可造成灭顶之灾。
如何才能让农民工的冬天不寒冷?首先是制度发力,政府应该拿出更多的善意、更积极的努力;其次,社会也应该多些作为,帮助农民工克服现实困难。
(《光明日报》12.17 胡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