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12月06日 星期四

    “小康目标”的形成过程

    《 文摘报 》( 2012年12月06日   06 版)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三次党代会的主题始终聚焦在小康社会建设上。实际上,“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把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党在二十世纪的奋斗目标写进了党章。在当时的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搞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弄清楚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差距。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1978年前后,我国相继派出多批经济代表团、考察团,赴日本、美国及西欧等发达国家参观考察。

        1978年,邓小平频繁地出国访问,相继访问了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1979年初又访问了美国。通过实地考察,邓小平更真切地看到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巨大差距。访日期间,邓小平到神奈川县日产汽车公司工厂参观,当了解到那里的劳动生产率比当时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高几十倍时,他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

        中国与世界现代化先进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促使邓小平思考中国既定的“在二十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可行性。他在1978年9月6日会见来访的日本新闻界人士时,对到二十世纪末中国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目标作出了比较“保守”的解释。他说:就是到二十世纪末,我们实现了四个现代化,我们也还是不富,我们的水平比你们差得远。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领导和指导经济调整的过程中,邓小平、陈云等人根据中国的国情并参照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重新思考了在国家基础薄弱、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实现现代化需要多快的速度,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到二十世纪末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的问题。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结合阐述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了全面、深入的阐发。他指出:“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看到”和“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特点”。因此,他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

        1979年7月28日,邓小平在青岛接见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负责人时,第一次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定出了标准。他说:“搞现代化就是要加快步伐,搞富的社会主义,不是搞穷的社会主义。”“如果我们人均收入达到一千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这样用老百姓的家常话来描述现代化发展目标,使“现代化”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下子变得让民众都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一开始,大平正芳就向邓小平提出了日本国内议论较多的两个问题:“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

        对大平正芳提出的问题,邓小平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由此,小康目标诞生了。

        (《书屋》2012年第11期 王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