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加沙一战带来什么影响

    《 文摘报 》( 2012年11月29日   07 版)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1月21日晚达成停火协议,结束持续8天的巴以冲突。虽然这一冲突没有改变巴以对峙的总体格局,但对冲突双方以及巴勒斯坦内部两大派别的关系还是产生了一定影响。

      以色列敲山震“虎”

      首先,以色列这次通过发动“防务之柱”军事行动严重削弱了主张武装抵抗以色列占领的哈马斯实力。以色列国防军在这次行动中袭击了哈马斯治下的加沙地带1500多个目标,不但摧毁不少基础设施和行政机关大楼,而且大大削弱了哈马斯的武器储备。

      其次,以色列通过这次行动向世界展示了其先进的军事技术,特别是导弹防御技术。这种先进技术不但震慑了哈马斯,而且对同样与以色列敌对的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也是一个警告。

      再者,在“防务之柱”行动中,以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过不对称的军事力量和明显失衡的生命财产损失情况,展示了以色列的军事优势和强硬立场,这明显有利于他在明年选举中赢得更多选票。

      哈马斯地位上升

      通过这次冲突,哈马斯彰显了自己的影响力。冲突中,哈马斯展现了对抗以色列的意志和能力,特别是它亮相了自己的一些新式武器。这种展现显然加强了它在巴勒斯坦人心目中的地位。

      同时,哈马斯在这次冲突中检测了政权更迭后的中东大国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对它的态度。冲突后,埃及总理到访加沙。此外,卡塔尔等多个阿拉伯国家在这次冲突中都表达了对哈马斯的支持。这与数年前哈马斯遭受阿拉伯国家孤立和以色列封锁的情形明显不同。

      冲突后变与不变

      在这次冲突中,阿拉伯国家的立场总体没有太大变化。阿拉伯国家仍希望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巴以、阿以矛盾。与此同时,以色列与美国的密切关系再次得到体现。在以色列一再要求下,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来冲突地区调解。

      发生变化的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哈马斯的关系,冲突使双方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就像当地民众所说,“一旦与外部关系紧张,巴勒斯坦内部就会更为团结”。

      但是,中东分析人士认为,分裂5年多来,巴内部两大政治派别握手言和并非易事,法塔赫和哈马斯会根据地区形势变化以及自身利益来行事,和解只有在双方找到利益共同点时才可能实现。

      (《新华每日电讯》11.26 吕迎旭 陈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