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民生论坛

    汽车文明何日实现

    《 文摘报 》( 2012年11月22日   02 版)

      前不久,朋友老王全家自驾游美国,用半个多月时间,行程6000多公里,游遍美国西部。按照美国的交规驾车,老王感觉道路畅通、心情畅快。回到国内却郁闷地发现,自己“不会”开车了:路况之复杂、交规之模糊、司机之争抢,竟比在语言陌生的域外还难以应对,让他这个老司机无所适从。

      例如,在几条车道间并线难上加难:不打并线灯还好,一打灯,后面的车会加速把你挤出去,似乎我们的几条车道不是依功能划分,而是用来窜来窜去加塞的。再如,在一些没有红绿灯的小路口,我们都会争着抢着通过,结果常常是不同方向的车由于互不相让而交叉在一起,谁也过不去。如此种种,我们离汽车文明相去甚远。

      良好的行为规范、文明的驾车习惯,不是天然形成的,是在长期的规则约束之下逐渐养成的。美国的汽车文明也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血的教训之后,逐步完善交规,严格执行规范,加大处罚力度,培养自觉守法的结果。因此,有关部门与其抱怨开车人不文明、没素质,不如充分整合道路资源,明确标识标线的规划,加强对有关数据的搜集分析,及时修改不合时宜的规定,有的放矢地完善法规。依照法规严格执法,杜绝特权和例外,让所有开车人平等享有路权。

      (《人民日报》11.15 丰之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