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军,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畅销书作家。2007年,他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即“肺癌晚期”。凌志军调整心态,积极搜集诊疗信息,仔细观察医生的得失和病友的成败,最终选择了最佳的治疗方案。五年了,他不仅活了下来,还越来越健康,并以亲身经历写下《重生手记》。这里节选的是凌志军病后康复、调整身心的内容。
非医学意义的治疗
我手术出院后朋友们纷纷来访,开始了又一轮探望。很多人听说我没有接受化疗和放疗,甚至没有带回一片药来,不免觉得意外。大家不约而同地问一个问题,你现在就没有一点治疗措施吗?
我知道“病去如抽丝”的道理,更明白癌症与其他疾病在治疗方面的最大不同在于,手术成功不是治疗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一刀切掉恶性肿瘤虽然不易,更困难的却是阻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所以,对于癌症不加治疗,听之任之,是不行的,即使在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手术之后,仍须再接再厉。
可是,从正统医学的立场来看,你不打针,不吃药,不用“射线”或者“伽马刀”,还能有什么治疗呢?
我手术后出院的那天,刘向阳大夫只给我开了出院单,却没有药方。这意味着我将两手空空地回家去,一味药也没有。于是我一个劲儿地问他,回家后还应当采取一些什么治疗措施。
“不要以为只有手术、化疗、打针吃药才是治疗。”他回答,“其实,走路也是治疗,吃饭也是治疗,呼吸新鲜空气也是治疗。”
这话让我看到一种新的可能性。好在我已弄清楚“过度治疗”的恶果,又明白最好的依靠其实是自己体内的免疫机能。所以我决定,回家后我要做的是,尽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还有生活习惯,包括每一个细节,以便能够维护和增强我的身体素质。
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已经做好准备打一场持久战,不再期望速战速决。
三项基本原则
下面三项基本原则是我几年来的切身感受,我一直把它们铺垫在内心深处。
第一个原则: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不是绝症。
我其实早就知道,一些癌症患者出奇的长寿。有一个病例,是北京医院神经内科的李金大夫告诉我的。她认识的一位妇女,20世纪50年代患了淋巴癌,“诊断没有问题。当时医生说顶多活一年。结果是,这人现在还活着。这不是故事,是真事。”
“癌症只是慢性病”的说法,不仅流传于民间,很多治学严谨、医术精湛的医生也持有这种看法。世界上一些最权威也最负责任的医学机构,还曾发布过类似的结论。
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表明,美国的癌症患者被确诊之后平均存活11年,这同其他一些慢性病患者,比如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平均存活期差不多。
癌症这种一般人眼里的“绝症”,原来并不比我们最常见的一些“慢性病”更糟。
第二个原则:要和平共处,不要你死我活。
癌症患者们几乎都抱着一种强烈的期望,那就是把癌细胞斩尽杀绝。
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贝奈特说:“正常人每日产生大约10万个癌细胞。可是一般人的免疫系统都能有效地将这些癌细胞予以破坏。”
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我们对待癌细胞最好还是“和平共处”,而不是“你死我活”。因为只有一种办法能够“把癌细胞斩尽杀绝”,那就是驱使患者走向死亡——不分善恶地杀死所有细胞。
事实上,与彻底剿灭癌细胞比起来,与癌细胞和平共处也许更容易些。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事实,癌细胞不是敌人,它不过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第三个原则:量力祛邪,尽力扶正。
如果我们希望与癌细胞握手言和,就必须改变我们生活中一切与此相悖的事。
最危险、最急迫的“与此相悖的事”,是过度和不当的治疗。所以,当我们选择治疗方案时,必须保持高度警觉。不仅要了解它的“治愈率”,还要了解它的“治死率”,或者叫“伤害率”。
美国曾对一些经常使用化疗和放疗的医生做了一次调查,在回答“如果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得了癌症,愿不愿意接受放疗或化疗”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医生选择了“不愿意”。他们的一个理由是,这些治疗带给患者的痛苦实在是太可怕了。
然而最可怕的,不在于这些治疗带来的痛苦,而在于这种痛苦的性质。
化疗和放疗在短期内带来的痛苦看上去不如开刀那么紧急,那么剧烈,但是对人体的损害是更深层次的,也更长远。其中最要命的就是破坏了患者的免疫系统和自我修复系统,以及新陈代谢的能力,因而造成一种几乎无法逆转的损害。恰恰是这种损害,使我们失去了对付癌细胞最重要的基础。
基于这些理由,我决定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遵循一个原则,叫作“量力袪邪,尽力扶正”。“祛邪”,就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种种治疗手段;“扶正”,就是以一种更自然、更符合人体新陈代谢规律的生活方式,来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改变生活方式
每天清晨起床之后,穿衣洗漱只需要5分钟就够了,我却要用20分钟来为自己烹制一杯咖啡。朝阳升起,阳光透过树梢,我来到阳台上,迎着金色的光芒,杯中青烟一缕,丝丝缠绕,色调绚丽却又淡若薄云。
我坐在早晨的阳光里,一小口一小口地浅酌细品,任由咖啡在舌尖停留许久,慢慢让咖啡伴随着新鲜空气一同进入体内。
这种闲情逸致在我生病之前是不可能拥有的。过去很多年里,早晨总是一天当中最为紧张的时刻。为了追赶时间,匆匆塞上几口面包,用隔了一夜的开水冲一杯速溶咖啡,一边大口豪饮一边打开电脑开始工作。
我的日常起居习惯彻底改变了。我每天花上半小时喝一小杯咖啡,再花上一小时吃一顿早饭。我再也不会匆匆忙忙地赶去上班,当人们夹在拥挤的车流里干着急的时候,我正在餐桌前消磨时间。早餐通常吃杂豆煲汤、鲜磨豆浆、鸡蛋、新鲜薯类、玉米、全麦面包和蔬菜水果,这些东西一道道被端上来,像一顿法国大餐一样前后有序。
凭着从窗口透进来的阳光,我可以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对我来说,时间不再是金钱,不再是完成工作进度的承载体,它只不过是我告别死神走向康复的桥梁。在我以往的生活中每每激起无限激情的那些东西,现在都已看淡了。
我每天的很多时间是在户外度过的。在湖边踏青,在林中漫步,深深地吸进野草和泥土的味道,或者坐在阳台上,阅读一本40年前读过的老书。我习惯了安安静静地坐在音乐里闭目养神,习惯了眺望远山近水和蓝天白云,习惯了悠闲自在地吃一顿午饭,再美美地睡上一个午觉,然后等待黄昏的降临。
这样的生活方式,那些胸怀大志的人可能不会接受,但是对我这个命在旦夕、无欲无求的人来说,却是最适合不过。在忙碌了大半生之后,可以这样来体验生命,真是奇妙。
身心合一
癌症患者的麻烦,也许不只是切除肿瘤病灶那么简单。事实上,我们还不得不面对一些“精神的”“情绪的”,或者叫作“心理的”问题。
大多数医生都会认可,不良的甚至负面的精神状态,与生理疾病存在关联。
癌症患者更容易患心理疾病,有了心理疾病的癌症患者更难抵御病情恶化,不良的精神状态会削弱心理免疫力,进而增加肿瘤复发转移的机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在面对死神的这一段特殊日子里,最要紧的,是让自己拥有一种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
手术后的第一个春天,我决定躲开北方的风沙和干燥,去南方的朋友家住一段时间。
朋友家坐落在深圳东郊山海相连的地方,房间不大,陈设简约优雅,桌上有个台历,翻开的一页上留着淡淡的一行字:每一天,推开窗,心情向阳。
我默念两遍,若有所思。推开窗,满眼重峦叠翠,水天一色,若有若无。我不禁心情大好。
此后几个星期,我在这里过起了隐居生活。晚上在空寂的山谷中睡去,清晨在鸟儿的鸣叫声中醒来。白天和朋友一起,漫步在海边沙滩,或者在山间拾级而上。
那是一条群山环抱中的小路,百草丛生,万木葱郁。山路越来越陡。我遥望半山腰的一座小亭,似乎远在天边,心说凭我这老弱病残之躯,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即了。这样一想,渐渐觉得脚下发软,气也不够用了,开始大口喘息。
朋友对我的状态好像浑然不觉,只顾引我向上攀登。不知不觉已达山腰,小亭赫然就在眼前。凭栏处,隔着山谷极目远眺,云淡风轻,海阔天空,屋顶星星点点,精巧如园林盆景。低头又见脚下立一小牌,写着“海拔207.8米”——这是我生病以来到达的最高点,而我竟不觉得累。
我大乐,满腔沮丧乖戾之气一扫而光。
我们谈论过去几年病榻上的日子,慨叹生死悲欢,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希望。不过,人生有很多东西看上去重要,到头来全都可以放下。我已放下种种功名利禄,放下种种欲望焦虑,可是竟没有想到,就连疾病本身,也是可以放下的。
心灵有可能成为肉体最完美的守护者,也有可能成为肉体最直接的摧残者。身心合一。它让我的精神力量变得强大,也让我的生命变得快乐和富有生机。
(《重生手记》 凌志军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