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丁肇中:兴趣使我不会疲倦

    《 文摘报 》( 2012年10月27日   06 版)

        “我知道你的实验已经在天上了。希望你常回国来。”9月18日,在天津举办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大会开幕式开始前,胡锦涛总书记紧紧握住特邀嘉宾、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的手说。2011年5月,由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主持建造的第二台阿尔法磁谱仪(AMS-02),搭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开始了它在国际空间站的使命——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

        如今,丁肇中已76岁,本可以功成身退,但他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他说,“工作就是我的兴趣,兴趣使我不会疲倦”。

        小学时考倒数第一

        丁肇中祖籍山东,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父母从密歇根大学毕业,先后回到祖国。为躲避战火,父母带着两个多月大的丁肇中四处奔波,焦作、青岛、南京、芜湖、合肥、日照、武汉、万县……平均每个落脚处只能逗留两三个月,最终在陪都重庆安顿下来。丁肇中回忆说,“我是在战乱中长大,没有太多机会、也没有兴趣念书,小学的时候经常考最后一名。”

        我是中国人,要用中文演讲

        J粒子的发现让丁肇中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他刚满40岁。按照惯例,丁肇中是美籍华裔,在颁奖典礼上,他必须用英语演讲。但丁肇中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他要求先用中文演讲,再用英文复述。瑞典皇家科学院对此感到为难,“美国驻瑞典大使几次找到我,要我放弃这种想法,我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事,你管不着’。”

        1976年12月10日,丁肇中的声音响彻诺贝尔奖颁奖大厅。“中国有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倾向于理论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我希望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学生们的兴趣,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演讲台上,丁肇中意气风发。

        “第二就意味着最末”

        “文革”结束,丁肇中回国见到了邓小平。两人用四川话展开了交谈。

        “我选100人参加你的实验组,如何?”邓小平问。

        “研究和练兵不一样,最好是人少一些,但素质一定要好。”丁肇中说。

        “那就派20人。”

        “我们实验室总共才20多人。”

        最后,两人商定,每年派10人参加丁肇中在联邦德国的实验研究,在那里,丁肇中又发现了胶子。

        丁肇中告诉中国同行们:“在科学研究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第二就意味着最末”。有一次在听取技术负责人夏平畴汇报时,丁肇中发现有个数据不准确,立刻讲道:“科研来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一个数据不准确,就可能造成整个实验的失败,难道你这样大年龄的科学家不懂这个道理吗?”年过花甲的夏平畴无言以对,难过得连午饭都没吃。

        丁肇中说,优秀科学家的共性是工作勤奋——经常不分昼夜,不畏困难,但更重要的特征是,敢于挑战多数意见、挑战现有知识以及拥有发现看似不可能现象的信念。科学的发展,是多数服从少数,当少数人把大多数人的观点推翻了以后,科学才能向前走。

        (《环球人物》2012年第27期 田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